傅国涌:匮乏的是群角意识

傅国涌

标签:

【大纪元5月28日讯】李慎之先生曾经感慨地说,中国与西方文明国家的差距,千差距,万差距,差距最大的就是公民意识。相反,在我们这个衰迈民族高度发达的就是帝王意识,或者主角意识,在社会上混个有头有脸、人模狗样的人中,处心积虑想着做主角、做太阳的大有人在,没有机会出头露面的人中,也不是对主角没兴趣,类似少年刘邦、项羽那种或“大丈夫当如此也”,或“彼可取而代也”的心态,潜藏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处,至少已有两千年。

由于这样一种心态长期作祟,自然很少有人会以扮演合格的群众演员角色为荣,并努力追求做一个群角,群角意识即公民意识因此难产。主角意识畸形发达的土壤里未能孕育出一种与近代文明相吻合的角色意识,是无数灾难的根源之一,自古以来,我们不乏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救世主,我们从来就不乏为民做主的领袖,我们从来就不乏有高深权谋、有万丈雄心的枭雄,更不乏一嘴巴漂亮口号、满肚子坏水的大人物。到近代我们还出现过打着上帝旗号的洪秀全、杨秀清之类,他们对宗教并无虔诚的信仰,只是要借助宗教的外壳、仪式、说辞打天下,装神弄鬼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枪椅子、扮主角,为了这个主角位置,他们可以杀人流血,也可以自相残杀,内部火拼。一句话,我们缺乏是从来都不是超人、神、英雄,我们缺的是追求做一个独立公民的人,普普通通的人。呜呼哀哉,只要群角意识不够发达,每个公民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不足,又有谁敢说什么样的悲剧不会重演?

本来,每个个体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价值都无可取代,人与人尽管有先天和后天的差异,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人格上的平等,无论他们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都应该同样受到尊敬。然而自古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只有两种极端化倾向,要么逆来顺受,跪着做顺民、做奴才、做奴隶,什么角色意识也没有,要么总想着有朝一日成为舞台的主角,从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到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想当主角的人从来都史不绝书。这种要么什么角色都不当,要么就当主角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自觉追求做一个合格的配角、甚至做个称职的群众演员的人从来太少、太少了。所以漫长的历史中并没有孕育出健全的配角意识、权利当头的公民意识即群角意识。

历史中一再循环的主角之争之所以难以转化成近代意义上的主角之争,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从来都只是为帝王服务的文化,一切都是围绕着世俗化的帝王这个轴心转动的,从儒家的“仁政”到法家的御人术,乃至道家的“无为而治”,无不如此。这一切都和配角意识、群角意识风马牛不相及。几千年来我们不乏“苟富贵,勿相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或“彼可取而代也”、“大丈夫当如是也”)之类的豪言壮语,想当皇帝、做主角的遍地皆是,总是梦想着把自己凌驾在万民、万物之上,居于“神”一般的超人地位,而不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人的地位。活跃在社会进程中的人们,一旦缺乏在人的意义上的自觉,就不可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角色定位。

一个民族总是倡行“出人头地”、做“人上人”那一套陈腐价值,缺乏平常心,也就很难产生出配角意识,更遑论群角意识,循环往复的老是抢舞台、争主角那一套。在近代转型之际,不论是官僚,军阀,还是改良者、革命者,几乎任何集团都想扮演权力舞台上的主角,都很难在民主的原则下容忍对方,他们之间的分歧不仅是因为政治见解、主张的不同,更要命的还有一个“谁为主角”的问题。今天又面临新一轮的社会转型,比超人、英雄、神更重要的是普通人、平常人,比主角更重要的,是那些愿意做群角,把群角当作自觉追求的人。如果没有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主角意识”,我们不知还会付出多少沉重、昂贵的代价,才闯出险阻重重的历史三峡。换句话说,只有在群角意识即公民意识广泛普及的基础上,真正的社会转型才有可能最终完成。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傅国涌 :两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傅国涌:不遵守红绿灯的危机
傅国涌:一位86岁老报人的心声
傅国涌:直面忽视已久的面容和身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