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虑调整加工贸易政策 台商批评不切实际

标签:

【大纪元5月7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七日电)针对中国政府考虑调整加工贸易税收政策,一位在珠江三角洲从事深加工多年的台商指出,这种调整不切实际,劳民伤财,很可能导致相关行业台港商向越南或马来西亚转移。

香港“文汇报”今天以相当大的篇幅报导中国政府考虑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的相关情况。

报导引述一位在珠三角从事深加工多年、但不愿透露姓名的台商指出,有关政策如果真的施行,广东海关的通关系统能否承受剧增的压力?情况令人担忧。

他说,“如此重复多次出入境报关,繁重的通关压力,必将使海关的电脑系统无法承受,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再次重新调整这种不切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策。”

他表示,中国加工贸易政策的频频调整,会让企业对中国政府部门朝令夕改的政策变化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也不利于加工贸易长期稳定发展。

甚至,有可能引发从事相关行业的港台商,将企业向越南、马来西亚等地的转移潮。

此外,广东省外经贸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广东省外经贸厅经深入调研,将积极向中国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要求保持加工贸易项下国货复进口的保税政策不变,同时明确深加工结转应继续执行结转全过程保税政策。

中国政府拟调整的加工贸易政策包括:“取消国货复进口料件的加工贸易保税政策,扩大出口加工区内外政策落差,取消区外的相关优惠政策,深加工结转视同内销征税,提高区外加工贸易准入门槛等”。

所谓“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转至另一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加工后复出口的贸易方式。经由这种方式的进出口,可大大缩短企业实际进出口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

至于“国货复进口”,是指在中国生产制造,并已运出关、境(包括进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的货物,在尚未进行加工改变形态的情况下,因某些原因需要转运入关。取消国货复进口料件保税政策,将导致料件进出口次数大幅增加。

相关新闻
李家同:不宜过分依赖和大陆的贸易
亚银印度召开年会 群众场外示威抗议
台湾文化商品贸易逆差 快速扩大
杜哈谈判台湾开发中国家地位面临挑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