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可能影响亚洲地区安定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6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于止戈综合外电编译)六月六日悉尼的一所智囊机构发表一份报告,描绘了一幅令人望而生畏的末日景象,其中疾病、食物及饮水短缺、天灾、小区域内各国剑拔弩张,大量迁徙的人口威胁地区安定。

这份由Lowy国际政策研究会所提出的报告标题为:《为我们的行星加温:气候变迁与防卫之道》。日益升高的海平面可能威胁亚洲高度都市化的地区,诸如中国的长江、黄河三角洲与孟加拉等地势低洼又人口众多的国家。其他遭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地区包括菲律宾马尼拉湾、印尼苏门答腊、爪哇与加里曼丹等地的沿海地区、越南湄公河、泰国湄南河与缅甸伊洛瓦底江三大河的河口三角洲。太平洋上许多小岛将遭灭顶之灾,东亚滨海地区珊瑚礁与岩礁经济财产权的丧失可能增加地区的紧张情势。

温暖的气候会让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传播更加迅速,极端的天气状况也会减少食物及淡水的供应。
未加规范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也会让各国的承受能力面临考验,尤其是原本就有种族与社会问题压力的国家。

报告执笔人澳洲学者都庞(Alan Dupont)与皮耳曼(Graeme Pearman)博士大声疾呼:“全世界面临长期暖化已经再无疑义。”而这种暖化现象绝大部分来自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两位博士表示以往人类在气候变迁的效应已经扩散了数世纪,甚至更久之后,才企图妥善处理气候变迁的问题,可是气候变迁潜在的爆发趋势却让目前的形势异常严峻。

他们说:“把时空压缩到仅仅一个世纪,全球暖化会对人类与生物圈的适应能力提出更令人胆寒的挑战。”解除这个空前气候变化危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大气中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凶,也就是温室气体的含量。

Lowy国际政策研究会的报告指出气候变迁的冲击将升高地区不稳定的压力。以地势低洼的孟加拉为例,海平面上升一公尺将淹没17.5%的国土及大片恒河三角洲的粮食产地。

执笔人说科学家以前可能低估了气候变迁的威胁,这说法一点也不危言耸听。他们列出几项发生概率低、但冲击性高的气候事件,其中包括全球深海温盐环流的崩溃可能造成欧洲气候的快速降温、深海缺氧,并降低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空气中的砂尘掩盖部分地区暖化的实际程度,亚洲这些在北半球冬季受到霾害影响的地区自北印度洋向北延伸至中国、东南亚。

依据这份报告,气候变迁将会以数种方式让地区的安全环境更形复杂,包括:

极端天气现象和雨量、气温的大幅波动可能会让亚太地区食物生产分布快速重整,食物、用水与能源短缺日益恶化。海平面上升受到特别关注的原因是亚洲沿海地区人口密度高,大规模人口移动有潜在压力。

气候变迁会导致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社会不稳定与漫无章法的人口移动。这些流动可能是内部的,但是余波的效应可能超越国界,因此需要寻求地区合作的解决之道。

日益增加的极端天气现象将提高天灾的死伤人数与损失,让贫困国家负荷更加沉重,即便是已开发国家多数资源与应变能力也会显得吃紧。

极端天气现象与气候天灾不仅会引发短期疾病高峰,还会有后续环境卫生安全问题,因为部分传染病会随着地球气温上升传播得更广。

就算这些天灾本身不是毁灭性的,上升的气温、海平面、农业、淡水与能源越来越大的短缺等事件累积的冲击可能将地区内各国的承受能力降低至底线以下,进而威胁到国家安全。

研究的结论有几项建议,包括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报告指出这项工作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能源使用的方法,使用更干净的煤炭,搭乘能源使用效率较高的(电池、内燃机引擎共用)双动力汽车,鼓励使用天然气、核能与可再生的能源。报告说依靠使用化石燃料无疑会使地球持续暖化,让生态系统面临空前的压力,并且挑战未来世代的适应能力。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李家同:攸关人类福祉的科技不得操在少数人手中
夏季饮食多吃“苦”
美国科学家:气候变化改变动物基因
世足赛酷热  国际足总将提供更多饮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