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平均工资将与国际接轨

人气 1

【大纪元6月7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采访报导)中国广东省政策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员日前表示,中国劳动力的付出与收入分配在今后5到10年之内进入合理范围,社会平均工资将与国际接轨。

香港《商报》的报导援引中国广东省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新宁的话说,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证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的周期为10年,但这种产业目前在中国已存在20年之久。

这位学者表示,在产业没有及时升级状况下,广东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广东省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必然的道路,但最低工资标准偏低,违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不利于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因此,淘汰落后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正是时机。

美国印地安那州博尔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郑竹园博士指出,国际标准这个说法含义不清,这是发达国家的国际标准,还是落后或者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标准—-

郑竹园:“恐怕有点高估了,问题是你这国际标准是全世界平均数呢?还是跟先进国家如美国、欧洲、日本比?如果是说全世界来讲,那也可能啊!因为你把非洲、拉丁美洲都算起来,可能还不是很高,这有可能。如果你是说跟发展的国家来比,恐怕还是不大可能。因为,我们的劳工人数太多,是他们美国的几倍,当然是一定会提高啦。但是如果跟先进国家来比,接先进国家的轨,这个我想还是太不乐观。”

香港《商报》援引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最近出版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中国新增劳动力从明年开始大幅度下降,中国劳动力供需基本平衡已经到来,未来中国劳动力逐步向短缺过渡。

另据国际劳动统计年鉴资料显示,从2004年至今,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呈上升趋势,但仍比发达国家低得多。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已超过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及一些非洲国家,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越南转移。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沃伦-贝利教授认为,广东省政策研究中心这位研究员的预测有点过分乐观了—-

沃伦-贝利:“我不知道他所说的国际标准是指什么?随着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上升,随着更多的外国投资进入中国,对中国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他们的工资水平, 虽然会是呈上升的趋势,但这种提高程度将与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总工资水平接轨呢?”

报导援引中国官方资料说,2003年深圳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8.21%,其中,在制造业占6.9%。

报导说,中国不少企业人士认为,提高工人工资会影响中国经济这二十多年来靠廉价劳动力而具有的优势。广东省政府有关官员也表示,不少人认为调高工资会影响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竞争力。因此,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增长,成为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最大阻力。

据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劳动监察处的信息,目前该省劳资纠纷的九成以上,是由企业苛扣工人工资或欠薪所致。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跌破2100元
内蒙女子等红绿灯被车撞飞辗压致死 画面曝光
中国财政收入缩水 跌幅创一年多来新高
中共发射运载卫星火箭 残骸疑掉落贵州村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