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方式鉴识 罪犯行无所遁形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7月11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陈泓达/综合报导〕犯罪者或许可以利用伪装躲过监视器的天罗地网,甚至控制自己的DNA,但有一样东西却使他们无所遁形─步法。科学家现在认为,一个人的走路方式是辨识其身份的最佳管道。

每个人走路方式皆不同

英国泰晤士报10日报导,除掌纹、耳纹和笔迹资料库外,警方还拥有可在人群中搜寻逃犯的面容辨识系统,但未来他们有意大力发展步法鉴识系统。

过去十多年来,科学家积极投入一种步法辨识电脑系统的研发工作,据以分析监视器拍摄到的罪犯行走画面,然后与嫌犯一一加以比对。这套系统得以发挥效用的前提是,每个人的走路方式都自成一格,与众不同。

瑞典外长遇刺 间接破案

这种步法辨识技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若干轰动一时的犯罪案件加以应用。例如,瑞典警方便在三年前利用这项技术侦破一件银行抢案。2003年,瑞典外长林德女士在外出购物时遇刺身亡,检调当局也要求鉴识专家比对嫌犯米亚洛维奇的走路方式。虽然最后米亚洛维奇在侦讯中认罪,但该案显然证明步法鉴识技术的潜力无穷。

在国防部和研究经费支持下,英国科学家正积极研发一种“自动步法辨识”系统,以供警方和法院在监视器画面和嫌犯走路方式之间进行比对。

南安普敦大学电子学与电脑运算系教授尼克森指出,研究显示,每个人的走路方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肌力、肌腱和骨头长度、骨质密度、视觉灵敏度、协调能力、历练、身体质量、重心、肌肉或骨头损伤、生理状况,以及个人行走“风格”都有细微差异所致。

尼克森表示,刻意改变走路方式并非易事,犯罪者在漫步晃到银行柜台前或狂奔脱离犯罪现场时的画面,仍可作为有效辨识其身份的线索。尼克森研究团队认为,步法辨识要比面容比对更管用,因为某些案例曾出现看不到罪犯面容,但仍可藉由其步法辨识其身份的情况。

画面辨识 可信度八成

尼克森指出,研究显示,人们透过画面辨识其相识者的可靠性高达八成。他的研究团队已建立一个影像资料库,参与计划的志工被安排通过一个生物统计通道,过程都被监视器拍摄下来,以便评估人们行走方式的差异,未来希望罪犯也能比照办理以鉴识其身份,最终目标则是建立一个国家级资料库。(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郭国汀:中共党员是罪犯!
美警闪电逮捕两千名非法移民罪犯
金海涛:从巨贪被判死缓说起
苏贞昌主持治安会报:治安仍有改善空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