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因应破产法 债务协商平台将转型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卢丽玉/台北报导〕卡债协商申请案件不多,银行原有意提前停止债务协商机制,但是目前债务协商提前结束已无望,而债务协商平台也可能因应破产法(债务清理法 ),而必须持续存在。银行主管表示,目前债务协商平台有可能转换成债务人进入破产法程序前的协商平台,即使破产法无法在立法院闯关成功,这个债务协商平台也可能转型运作一段时间才会消失,目前这些意见已在银行业者间形成共识。

银行业者日前曾调查债务协商需在7月、9月或12月停止,调查结果显示债权数目较多的银行仍希望照原订时间进行。银行业者表示,目前提前结束债务协商仍有麻烦。

银行希望协商平台持续

银行公会也提出几个理由支持协商持续进行,公会内部讨论认为当初协商机制实施前就宣布将实施一年,除非有充分理由才提前停止,否则会引起外界质疑。

银行主管表示,目前每个月协商案件维持一万多件,虽然跟4月协商高峰期每月有六至七万件比较起来,少一些,不过,每月一万件的申请数量代表债务人仍有需求,且短期间申请案件也不会立刻降为零,要求提前结束债务协商机制的理由不充分。

9月司法院版的破产法将提立法院讨论,如果破产法通过,可能需建立新的协商平台,银行业者认为可从既有的债务协商平台转型成进入破产法程序的协商平台,修正既有的协商平台比重新建立平台所花的成本会较少,由债务协商平台转型成破产协商平台已在银行业者间形成共识。

银行主管表示,债务协商平台转型成破产法的协商平台概率很大,即使未来破产法没有通过,协商平台也需持续运作过渡。目前债务协商由八大债权银行来负责,债务人申请债务协商,八大债权银行需与债务人签约、与个别银行确认债权、债款,再进行收款、催收等业务,资料传递与个别银行确认较麻烦,未来债务协商机制结束后,债务协商平台仍须存在,提供平台统一协商过渡,再由个别银行进行确认、催收等作业。

银行业者提出另一项支持债务协商持续进行的理由,一旦债务协商提前结束,债务人可能会转向申请破产,协商机制持续存在,对于那些高负债的特殊境遇债务人来说,就存在申请债务协商的诱因,银行认为债权收回机会渺茫,若有固定窗口,债权人会比较愿意来申请。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