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余:1992年,我成功竞选人大代表(1)

曾建余

人气 2

【大纪元8月19日讯】六四天网编辑按:

竞选的基础,来自于民意,取决于为民服务的业绩,民众的智商和我们一样高,不会把自己的未来交给擅长奇特造型和口若悬河的芙蓉姐姐。

1992年,曾建余成为中国第一例以非正式候选人身份竞选人大代表的成功者,其后,由于他的威望和号召力高于了共产党的干部,入狱就成为必然。

仅仅有梦还不够。

六四天网特约他的竞选轨迹,就是为未来立志成为中国政治家的各界朋友提供一个初级的民间竞选样本。

==========================================

流星的闪烁是没落,而我的闪烁是开始。流星闪耀出璀粲的时候,却随承受着与大气激烈摩擦的巨痛。我十年的闪烁,从心灵的重荷开始,从心灵的重荷没落……

铺满鲜花的路,或者下面有陷阱,或者不远是尽头。我看中了铺着鲜花的路,走出去,即遇惊雷轰顶。走了一段,却是荆棘丛林,再往前走,危机四伏。走了九年,当我闻到花香的时候,我却掉进了陷阱。

但,我不后悔!

冲刺历史制高点

时间不可以倒退。但是,我走过了的那段时间却屡屡倒映在人们的脑海。

1992年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南海边写下诗篇”,留下脍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就在这年的冬天,在尚不开放的中国西部,我竞选县级人大代表获得成功。我当时根本不知道我竟成为中国第一例以非正式候选人身份竞选人大代表的成功者。

其实我并不是冲刺这个历史制高点的第一人。

1980年,重庆罗立为等人,竞选人大代表,进入正式候选人,竞选一举成功。

1987年,湖北潜江。该市电视大学教师姚立法冲刺,以非正式候选人身份竞选人大代表失利。

1990年,姚立法再次向这个峰峦冲击。再次失利。

1992年初冬,我撒开一把传单——竞选人民代表 竞选人民代表 竞选人民代表

请投我一票

竞选人 曾建余

竞选动机 不追求人民代表那令人目眩的荣誉,却珍惜人民代表那份珍贵的为人民说话的机会。把基层百姓的呼声提到父母官面前。

个人简历 生于1953年7月 学历初中 当过知青、工人、军人。现供职于泸天化公司工会文化干事。

擅长文学创作和演讲。发表过多篇报告文学和诗歌。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1985年获四川省首届职工演讲比赛一等奖。1984年获四川省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先进个人称号。198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98年当选为泸州市青年联合会常委。1989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泸州市委委员。

自身素质

1、具备写作功能,曾在国内十多家刊物发表作品。能把群众的呼声条理化上呈。

2、擅长演讲,多次参加泸州市的演讲活动并担任评委。能通过口头方式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向有关方面传递。

3、具有风险胆略,从军兰州部队守备师警卫连时,(文革中)曾冒巨大的风险,上书中共中央并毛泽东主席。对一份中央文件提出质疑。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后,曾多次为职工和群众的利益向有关方面呼吁。

工作目标:力争在任期间,多方呼吁,利用“倒流河”的自然资源,为安富人民增添 一 处公园景观。

竞选人 曾建余

1992年11月26日

我是突发奇想?还是精神失常?是诗人的灵感作怪?还是一个野心家的政治宣言……总之,1992年冬天,伴着寒风吹来的时候,有人说我得了精神病,有人说我脑壳进了水,有人说,“没看过懒哈蟆想吃天鹅肉吗?快看这张传单吧,懒哈蟆已经张开嘴巴了”。

我精神有病,需要修理?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不仅是我的精神需要修理,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都需要修理。大洋彼岸的高鼻子们,竞选议员,竞选州长,甚至竞选总统,而我们的选举人大代表,还是那样,十人联名推举他人。为啥不可以自己推自己呢?为什么只在选票上圈划由领导内定的候选人呢?

其实,中国人的竞选精神并不弱,古时的“考状元”,千人赶考,万人赶考。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这不就是竞选么!无非那种竞选是在上司面前展览才华。而我将要进行的竞选是面对百姓黎民获取信任。

我想当人大代表,并不是只想给老百姓做事。我没那么崇高,至少我在当时没那么崇高。我也想追求人大代表那令人目眩的桂冠。但是,我懂得我必须用我的汗水和我的尽职去获取。

1992年11月,四川省泸州市市中区开始换届选举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当时在四川省泸天化集团公司工会任宣传干事。我那个“懒哈蟆想吃天鹅肉”的梦初始于1980年冬天,我在成品车间担任团支部书记,又是选举工作的宣传员。我写了一篇关于选举的对话。颇有特色。车间党支部书记陈富强看了这篇稿,既郑重又带一点玩笑地感叹:“其实,团委都应该从青年的角度,推你为人民代表的候选人”。书记这番话,完全是戏言。我清楚,这块天鹅肉,我不仅吃不着,而且我是连味道都尝不着的。因为那时的人大代表不是厂领导,就是劳动模范。幸好,那时我的脑壳没进水。但是,我事业的梦幻开始想入非非。

1983年,1986年,又历经了两度人大代表换届。每当我把选票投进票箱时,我的心也就随着这“神圣的一票”跳进箱里:“我可不可以当人民代表?”1989年,市中区再次换届选举人大代表。我那时已经弄了个“民革泸州市委委员”,“泸州市青年联合会常委”的杂活来干干,好像还在泸州市作家协会混了个“理事”什么的闲职。相对增多的社会活动使我的梦越来越多:“人大代表是做什么的?”“我可不可以当人大代表?”“我应不应该当人民代表?”“我要怎样才能当选为人民代表?”我“试验”了一下。在我们工会选民小组会上,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选人民代表选我!”体育干事龙洪亮附和到:“建余,我们支持你!”他的声音象开闸的洪水,在我心中翻卷。三年前的这个民意测验,我的脑壳终于进水了。

办公室窗外的梧桐,已经经历了三个轮回。还是从翠绿到枯黄的周而复始,谁又窥测它内在的年轮变化呢?我的梦经过三年的冬眠,虽然我没有向谁讲过我这个“懒哈蟆想吃天鹅肉”的童话,但是,我在这个“甜蜜”的梦中已经难以挣扎,邓小平的那个春天的故事讲得我心头发痒,我应该从这个梦中跳出来了。我为宣传橱窗编辑宣传选举工作的稿件的同时,拟定好我的“竞选声明”,丑媳妇要见公婆了。

我要见的第一个“公婆”是公司打字室的太太和小姐们。我常在这里打印文件,“公事公办”了好多年,“谋一回私”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让我的“竞选声明”找到载体。同时,这些太太和小姐们作为我要见的第一个公婆,我必须接受挑剔,我忐忑不安。我该不会因为害怕“公婆”们横挑鼻子竖挑眼就不下花轿吧?我渴望在这里找到共鸣。我关注着这个小社会的反映。打字室的人们议论纷纷。

“曾建余又在出风头了”。我遭到了当头一棒。

“曾建余,你要是选上人民代表,我手板心煎鱼给你吃。”打字室的女士们笑哈哈地朝我泼着冷水。选举的成功,靠知名度的积累。在我们工厂,知名度较高的人物不是公司领导,就是劳动模范。“出师不利!”我不可能尝到手板心煎的鱼了。

尽管我心里很不舒坦,但我还得在脸上堆砌着笑容。不仅是需要她们帮忙,更重要的是,她们将成为我的选民。我必须争取她们。“要是我选不上,我手板心一定煎一条鱼出来给你们吃。”我指着我的胸口说到:“这条鱼,就是曾建余。”

一串笑声,丑媳妇在第一个婆家揭开了盖头。

“为啥子不可以竞选?为啥子曾建余不该竞选?就是应该这样做!”说话的是身材高挑的陈元聪,这位小姐的思想一直比较前卫,她给我注射了一支“强心剂”。我精神为之一振,仿佛闻到了手板心上飘来的鱼香。只见陈姑娘的目光如水,缓缓地流淌在我的稿笺上。她不待我张口相求,摆好我的稿笺,十个指头在键盘上银蛇般地翻动。

我在打字室印制了200份“竞选声明”。后来,人们把它称之为“传单”。走出打字室,巧逢倒班工人下班。正是散发传单的好时候。

我先把传单递给我的熟人。我这个正待过门的丑媳妇,不敢把一下子就把盖头揭开来面对周围的陌生人。我想在朋友这里“丢块石头试水深”。

200份传单很快就散发完了。我回到办公室,同事老朱非常慎重地问我:“建余,你考虑过没有。你走出这一步,如果成功会怎么样?如果失败又会出现些什么问题?”老朱,朱湘沅。和我同在泸天化公司工会文体宣传部文化组。家谱记载,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学家、哲学家朱煮的后裔。他本来是泸州师范的教师,1983年,我创作了叙事诗《黎明的琴声》,公司为参加泸州市的诗歌朗诵比赛,组成演出队。为提高全市的整个演出水平,市文化馆组织了诗歌朗诵培训。我率队到泸州学习时,文化馆为我队的节目安排了一位导演,就是朱湘沅。我们大家都尊称他为朱老师。我们的节目获得第一名后,公司把朱老师作为人材“挖”了过来。我们文体宣传部又设有文化组,体育组,放映组。老朱就是我们文化组的组长。

“我可能会成功!”我把前景考虑得很美好。

“建余,不要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以前历次选举人民代表,几乎都是上面把候选人安排好。投票不过是一种形式。”朱老师非常严肃地说:“厂里会怎样看待你的竞选?群众又有多少人支持你?”

“厂里支持不支持我不管,关键是群众。因为,公司的选民中主要是群众。”我答到。

“你又怎样去争取这么多的群众来支持你呢?”

“朱老师,我们以前选举人民代表的时候,根本不知道选谁好,只是在凭候选人的知名度来投票,或者人家投谁的票,我就随大流。我选他当人民代表。把他选上了,他又能为我做些什么?他究竟为我做了些什么?大家投票的心情和我一样,朦朦胧胧地往票箱里扔。而我在声明中表示我将发挥我的擅长,反映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朱老师说,“单靠你这一纸声明远远还够,你必须到群众中去,甚至到工人们上班的岗位上去,让大家了解你,信任你,支持你,到时候把票投给你。”朱老师手中拿着我的“传单”摇着头说到:“你的200份‘竞选声明’太少。全厂八、九千选民,你必须争取到四、五千人才能过半,你才有希望。”朱老师又非常严肃地说:“建余,你还要作好思想准备,很多事情是我们现在无法想到的。只有 事情发生了你才会感觉到它的苦恼和恐怖。”朱老师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多,他在为我“高瞻远瞩”,打预防针了。

我回答朱老师:“现在无法想到的,现在就不要想,我只管风雨兼程”。

次日上午,公司职工医院的钟先云来到我的办公室。他非常激动地对我说:“建余,你做得好。我去给你宣传,到时候让大家都投你的票。”钟先云是我的至交,我们常在心灵的碰撞中深化友情。

不一会儿,公司化工机械厂的周文华打来电话:“干得好,连年选代表,都是按上头的安排来选。这个规矩早就该改了。”打来电话的还有一些我不认识人。

朋友们和一些工人们在道义上支持我,一家印刷厂的厂长无偿为我印刷了4000份“竞选声明”。我发热的心在人们的加热中急剧地膨胀。

下午,在路上我遇见了公司选举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他拿着我的竞选声明激动地说:“我搞了这么多次选举人大代表的组织工作,竞选还没出现过。新事物,我支持,我们要向区人大报告。”我真没想到这位老同志都会支持我的“出格”。

看来,想吃天鹅肉的懒哈蟆隔天鹅已经不远了。

这时候,公司选举办公室传来消息,推举候选人”一上一下”,我竟得了二百多票。排序在第十名上下。笑容和激励使我沉浸在遥望胜利的遐想。我感受到了当选人大代表时的鲜花和掌声。我根本没有察觉到我已走到了悬崖的边沿。

──转自《六四天网》(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快讯:李元龙获罪2年
快讯:张起走出监狱
天网快讯:张起走出监狱
快讯:700武装人员携120急救车阻止2万农民迎领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