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妈妈的信——8月19日 跳机事件电影版

陈慕涵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8月22日讯】
妈妈:您好!

最近看到东航驾驶员袁胜因为在飞机起飞前跟人讲“九评”和退党被举报,因而在美国跳机的新闻。照片中的袁胜显得很疲惫,没有一丝笑容,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这样的故事太有戏剧性了,就是拍成电影都是很好的素材: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里,一个薪水高于普通人十倍的民航客机机长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什么都不缺。在一次例行飞行前,他和一个做地勤的同乡聊天聊到“九评”和退党的事情。过一会儿全部乘客登机结束,飞机准备起飞的当儿,老乡带来了机场警察,说要带走他。机组和地面人员认为飞机误点事情更大,坚持让机长飞完这次航程,警察最终做了让步。

这个航程给了机长思考的时间,他几乎不吃不睡,考虑着他回去后可能发生的事情。当想到他所见到大法弟子因为同样的事情所受的种种迫害时,他终于做出了艰难的选择:留在美国申请政治庇护。

机长到美国后告诉妻子这个决定时,她起初还不相信丈夫会遇到这样的危险,航空公司上司也通过他妻子劝他回去,并保证待遇同前。可他知道这样的案子只有610办公室才能说了算,于是还是联系了当地的法轮功学员,并飞到华盛顿召开了生平第一个新闻发布会。

短短几十个小时里,他的人生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无论是对他,他的家庭还是他的公司来说都是措手不及。而这一切的起因仅仅是一场谈话。

如果这个电影按双线展开,国内公安部、外交部应该呈现另一番景象。那个拍板让他上飞机的警察应该是受到了严惩,并立下规矩以后相似情况决不能手软,特别是有可能造成国际影响时;及时开通对机长所有亲属的电话监听,同时严密掌握机长在美国的一切动向;对外宣传统一口径,任何人不得私自接受采访;几个部门联合成立特别小组处理该事件……

还应该有第三条线,那就是机长在国内的亲戚朋友的反应。他的妻子应该是经受了此生最大的压力,担心丈夫在国外的安全不算,还要应对公安局、航空公司的压力;机长的同事朋友都非常关心机长的情况,纷纷想法突破网络封锁看海外网站相关报导;有几个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对外宣传规定还未出台时接受了海外媒体的采访,一致肯定评价了机长的人品……

影片的主题是什么呢?在一个摇摇欲坠的专制政权,一场聊天彻底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而聊天的内容牵扯着整个国家的命运,所有人在这个突发事件中展现着自己最真实的那一面。

我很能理解袁胜的心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这么大的一个决定一定是很艰难的。又觉得他很亲切——那些小的细节里能反映出人的本质:在起飞前帮助打扫卫生,接受采访时坦白还没想过将来的打算……又一次地证明了我看人的一个准则:大法弟子是最善良,最单纯的人。而出在上海这样一个历来重现实的城市里,更是像沙子里的金子。

如果能站得更高一些看,要是这事曝光能让整个上海知道“九评”和退党,所有上海人都来参与讨论的话,那么整个事件又成了一个契机。从长远看,袁胜一家的痛苦毕竟是暂时的,他的选择没有错,他的妻子也足够坚强;他的同事也表现出了正义;可悲的仍然是那些警察,还有昧着良心撒谎的公司领导。而其他人呢?戏还正在演呢!

女儿

慕涵 上

2006年8月19日

[陈慕涵,澳大利亚永久居民,中医硕士。2006年5月她母亲香港居民曾爱华因“印刷和传播法轮功资料”遭上海警方拘留,关押在上海浦东新区看守所,6月底正式逮捕。事发后,陈慕涵多方呼吁营救,受到澳洲政府、多位议员帮助。7月9日来到香港,得到香港多位立法会议员支持。7月12日到13日在香港中联办对面绝食,此后几乎每天在那里静坐呼吁营救母亲。7月13日起公开每日给母亲写的信。](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海内外民众拨打新唐人热线 与袁胜对话
袁胜等当事人谈《世界日报》误导读者
呼吁美国政府尽快接受袁胜的庇护请求
何清涟谈被中共控制的海外媒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