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奈米光触媒产品 安全惹疑

人气: 7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王珮华/台北报导〕成大化工系教授陈志勇指出,光触媒产品的原理是用紫外光触发,产生自由基杀菌,但过量自由基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由于光触媒产品并未进行详尽的健康影响评估,他呼吁主管机关应制订安全标准管理。

使用时避免太靠近

陈志勇昨日在国科会报告奈米研究成果时表示,许多人吃维他命就是要对抗自由基造成的伤害,但目前坊间有不少标榜“奈米光触媒”的产品,例如灯管、电风扇、空气清净机等,都是运用自由基原理杀菌,消费者使用时应尽量避免太靠近。

他也呼吁,主管机关对产品使用的安全浓度、安全距离和安全时间,应透过严谨研究实证去制订规范,因为有些伤害是长期累积才会显现,不能说目前没出问题就当作绝对安全。

工业局“奈米技术产业化推动计划”总主持人、工研院材化所组长陈哲阳指出,目前奈米标章认证,在光触媒产品方面,只通过抗菌灯管、脱臭涂料及抗菌陶瓷面砖3项,这些产品并不会长期跟人体接触。以空气清净机为例,杀菌灯管是装在里面的,空气吹出来前,自由基已在里头作用完毕,并不会喷出来。

但陈哲阳也认同,如果是会跟人体皮肤长期直接接触,例如化妆品、口罩、衣服等,还是应该经过追踪研究,确认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才行。

生产光触媒日光灯管的中国电器表示,该公司光触媒技术是由工研院辅导,并经过台湾检验科技(SGS )的抗菌能力检测,应该不可能有问题,但该产品是否针对自由基进行检测,中电表示,需要时间去查查。

至于生产空气清净机最多的家电业者则认为,目前有关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并无定论,一般来说,风速、照光波长都与自由基产生多寡有关,日本制造的光触媒空气清净机抗菌功能较佳,但是否自由基较多,没有研究数据。

省时降本 成大团队创百亿产值

〔记者郭怡君/台北报导〕成大化工系教授陈志勇领导的研发团队,运用奈米化的核心技术,协助羽毛球、球鞋及橡胶等传统产业改善制程,让相关产品平均重量减轻1成、强度增加1成,成本也因制造时程缩短而降低1成,衍生的产值预估高达百亿元。

陈志勇表示,7、8年前他和中山科学院合作,负责改善台制手榴弹的品质,因为手榴弹的插销拔除后,需靠“药柱”控制反应时间,太快会直接在手中爆炸、太慢则无法制敌。

过去台制药柱的品质不够稳定,陈志勇协助中科院建立奈米化制程,均匀性达到美规标准、误差只有正负0.03秒。相同概念可运用在控制汽车安全气囊的反应材料。

过去工业合成高分子所使用的4种“活性自由基聚合系统”,都会用到有机铜和硫化物等有害环境的物质,陈志勇以奈米技术发展出第5种活性聚合法,使用的化学材料不但没有毒性,且成本低廉、可从国内取得,也对石化工业提供更环保、更便宜的生产方法。

新闻辞典:光触媒 以紫外光触发自由基杀菌

光触媒一般是将“二氧化钛”等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材料粉末,涂喷在物体表面上形成薄膜,再用紫外光照射产生“氢氧自由基”,当有机物、污染物或细菌碰触到物体表面时,就会被这些自由基分解,达到除污杀菌功能。

由于氢氧自由基具强烈氧化作用,易破坏细胞膜、血管壁、蛋白质和基因,导致人体老化和疾病,部分学者对光触媒杀菌产品抱持“可能伤害人体的疑虑”。

不过业界认为,氢氧自由基释出到空气中的可能性很小,在物体表面的浓度也很弱,不致对人体造成伤害;学界则认为,应透过严谨实验作确认,不能只靠推论。(记者郭怡君整理 )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