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刚果大选过后仍无宁日

标签:

【大纪元9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正庆约翰尼斯堡特稿) 和南非1994年首次不分种族大选一样引起全球注意,同属非洲南部发展共同体(SADC)一员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后文简称刚果),7月30日举行46年来的第一次民主选举,共有33人代表不同政党、反叛团体争取总统宝座,另有9,700名候选人角逐500席的国会议员。

这次大选,SADC声称是平和、透明、公正和自由的,选举统计于8月20日公布,结果总统候选人中没有一人赢过半数的选票,10月29日将进行第二轮选举决胜负。

南非总统姆贝基在非洲大陆的复杂政治环境中向来一言九鼎,他在选前呼吁刚果全民共同携手合作,确保选举在和平、冷静的条件下顺利举行,选出一个民选的政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投入4亿6,000万美元经费,协助刚果举办非洲最复杂、斥资最多的一场选举,而为了防止33位总统候选人与不同交战派系之间的武装冲突,联合国、非洲联盟、欧盟等组织共同派出全球规模最大的维和部队进驻,以保障选举过程平和。

候选人质疑选举舞弊

出乎意料,刚果大选并未发生外界预期的大规模紧张冲突局势,不过选后仍有15名总统候选人质疑选举舞弊,提供刚果选举各项后勤支援的南非也透过独立选举委员会主委邦姆女士(Brigalia Bam)忧心地指出,刚果一些政治人物不像其他国家,他们只把生命押注在自己的政治前途上,因此很难接受选后的民主变迁。

总统候选人之一的临时政府环境部长伊尼伦加接受媒体访问时,就指控现任总统卡比拉(Joseph Kabila)企图暗杀他。北部卡坦加省(Katanga)马伊马伊(Mai Mai)族出身的伊尼伦加甚至扬言选后将发动武装叛变,因为卡比拉去年曾汇款1万2000美元给卢安达民主解放军(FDLR),要求这支残暴犯下邻国卢安达种族屠杀罪名的叛军,取下伊尼伦加的项上人头。

要全面了解刚果错综复杂的政治生态之前,过去的历史不能不稍微谈一下。该国国号于1997年才由萨伊(Zaire)改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英文全名为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DRC)。自1965年莫布杜(Mobutu Sese Seko,外界惯以Mobutu名字称呼)统治伊始,就鲜有任何形式的民主。

这个非洲中心的大国在1960年6月30日脱离比利时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独立后的首任总统卡萨夫布(Joseph Kasa-Vubu),1960到1965年任内与当时的总理卢默贝(Patrice Lumumba)力图维持弱势的中央政府,但在总统与总理彼此各怀鬼胎的情况下,莫布杜上校接着协助卡萨夫布罢黜了卢默贝。卢默贝本人随后被卡坦加省分离势力分子杀害后,卡萨夫布在1964年任命卓姆贝(Moise Tshombe)为新总理、授予莫布杜中将衔。莫布杜自此大权紧紧握在手中,并在1965年11月发动军事政变,一鼓作气除掉总统和总理,同时对外宣布自己就是国家元首。

资源丰富却民不聊生

任内采取中央集权手段的莫布杜在1967年的一场阴谋政变中被迫下放部分权力,1970年的总统选举中,莫布杜在没有其它候选人获准参选的情况下“当选”总统,直到1997年5月由现任总统卡比拉之父劳伦特(Laurent Kabila)继任,但劳伦特任内,刚果派系武装冲突不断,数十年来天然资源遭叛军、欧美等强权国家剥削利用,早已埋下民主结构脆弱、国家管控能力不佳的负面因子。

国土面积是非洲大陆第三大,拥有全球三分之一钴矿及10%各类铜、锌、钻石、黄金、石油等矿藏的刚果,森林面积更是占非洲大陆森林的一半;如果有效开发刚果的河域系统将可提供全非洲所需的电力。

然而,1998到2003年间的第二次刚果内战,直接涉入的武装团体多达20个、参战非洲国家也有九国,期间共造成380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这是非洲历史上国家之间最大的一场战争。战乱期间基础设施破坏殆尽的刚果,在全球统计的177国当中,人类发展指标名列第167名,至今仍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即使7月30日的大选没有像外界预测的一样深陷于暴力和抗议之中,但对一个长期处于冲突动荡的国家来说,要求一些领导人与人民推进民主进程,却是不可承受之重。这么说,是因为当中已有许多地方反叛组织因弱势临时政府而受益,例如,主要位于东部伊图里地区(Ituri)的叛军领袖,多年来靠着与跨国企业私下进行的非法钻石、铜矿交易而得以继续生存,如果选后选出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他们将丧失手中所有的一切。

强权国家榨取矿藏

南非安全研究中心军事专家波夏夫(HenriBoshoff)分析刚果选后情势时指出,虽然许多人预测卡比拉将胜出,但如果没有一位总统候选人获得过半数选票,10月29日的第二回合选举,前二名候选人将被迫与其他政治势力结盟,这将进一步造成刚果的分裂,最有可能情况是形成“东西对抗阵营”的政治危机,其中,首都金夏沙市民已警告,一旦卡比拉当选并宣誓就任,他们将上街发动暴力示威活动。

任何总统候选人之间的争斗和杯葛选举结果,都让刚果宛如一颗不定时炸弹。除了反对势力利用人民对卡比拉政权不满的情绪炒作反政府讯息之外,西方跨国企业为了维护本身既得利益,暗中扶持不同交战派系更是导致刚果选后受到无止尽伤害的一大因素。《非洲商业》杂志报导指出,美国支持入侵并暗助劳伦特推翻莫布杜政权以来,刚果就受到各强权国家榨取原料资源的欲望而连年征战,代表强权势力的跨国企业在刚果开采各类矿产的比例更是空前绝后,仅核子、化学、太空和国防工业所需的钴矿,每月出口金额就高达600万美元。

虽然国际人权组织2005年发表的“黄金之害”报告中,点名乌干达叛军组织民族整合阵线(FNI)和刚果人民军(FAPC),以及总部设在南非的Anglo-Ashanti黄金集团、瑞典Metalor矿业等跨国企业伸向刚果的黑手,但仍有一些西方跨国公司未被列名。

黑暗之心难擦亮

例如,总部设在加拿大的Barrick黄金集团在刚果西北布尼亚省(Bunia)瓦查镇与叛军开采黄金,Barrick人员曾经在乌干达人民防卫军(UPDF)、卢安达爱国阵线(RPF)的护送下,搭机飞往刚果视察公司的矿产利益。该公司的董事包括前加拿大总理穆尔罗尼(Brian Mulroney)、前美国驻加拿大大使尼斯(Edward Neys)、前美国参议员贝克(Howard Baker)、加拿大参议员伊顿(Trevor Eyton)和美国前总统柯林顿律师之一的乔登(Vernon Jordan)。而Barrick的主要伙伴Adstra矿业集团,除了向比利时国际雇佣军公司在刚果、安哥拉边境购买钻石,Adstra共同创办人布尔(Jean-Ramon Boulle)从1997年4月起,便与卡比拉之父劳伦特领导的“萨伊民主联盟解放军”签定10亿美元的钴、锌矿的交易合同,在北部卡坦加省也拥有钴、铜矿的开采特许权。

超过2,500万的选民7月30日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但对厌倦战争的刚果人民来说,刚果从来没有安全过,人民就像住在蛮荒地带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法律,在这里,政府是不存在的。不管是卡比拉、贝姆巴、卡夏拉或什么人当选总统,在彼此相互不服输、背后都有“靠山”的现实环境下,这场举世瞩目的“民主”大选,选后恐怕还是会一如既往,该上演的戏码照样继续演下去。

相关新闻
联合国延长刚果武器禁运令一年
各方焦虑等待刚果大选结果
安哥拉与卡宾达分离组织签署和平协议
民主刚果新任总统最迟十二月十日就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