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拒绝“中国城” 冲击百万华商

人气 12
标签:

【大纪元1月19日讯】【编者按﹕2007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新年伊始,俄罗斯便给中国送来了大礼,俄政府收紧移民政策,使在俄经商及打工的中国人遭受重大冲击。大纪元新闻集团旗下的《新纪元周刊》元月10日发行的第2期的封面故事对此作了详细报导﹐共有三篇文章:“百万华商被迫离开俄罗斯”、“俄罗斯大动作防范中国”以及“俄罗斯察觉中共要崩溃?”以下是“百万华商被迫离开俄罗斯”全文转载。网络版标题为﹕俄拒绝“中国城” 冲击百万华商。】

2007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新年伊始﹐俄罗斯便给中国送来了大礼﹐俄政府发布新法规﹐限制直至禁止外国移民从事零售贸易﹐及减少远东地区劳工移民的配额﹐使在俄罗斯经商及打工的中国人遭受重大冲击﹐很多华人面临失业和失去合法身份﹐甚至被迫回国。

俄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新措施包括﹐从2007年1月15日到4月1日﹐将俄市场上从事零售经营的外国人减至40%以下﹔从2007年4月1日到12月31日﹐完全禁止外国人在俄从事零售经营﹔从2007年1月1日起,完全禁止外国公民在俄从事酒类和药品贸易。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劳工移民政策对中国人也更加收紧。新措施规定﹐2007年俄计划从免签证的独联体国家输入大约600万劳工移民﹐而非免签证国家(包括中国)劳工移民的配额数量减至30万8千人﹐比2006年少2万。

2003年1月13日,中俄边境的绥芬河,火车载着俄国东部的木材,中国人正准备穿越铁轨。(AFP)

另外﹐持有多次往返签证的外国人在俄罗斯的持续停留期限﹐将从目前的180天减少到90天,90天的期限届满后,必须返回自己国家延长签证。为了配合这些措施,俄通过法律,加重对非法移民及雇佣非法移民的雇主的罚款。

由于在远东和俄罗斯各大城市的很多中国人都拥有售货摊位,俄政府推出的这一系列新措施对中国移民是一个沉重打击。同时﹐在市场上替人看摊、卖货的中国人也面临失业和失去合法身份。

据远东海参崴(俄称符迪沃斯托克)中国商会一位会长表示,俄罗斯此次将关闭全国115个规模比较大的露天市场,将导致有多达一百万的中国商人被迫回国。在远东伯力市(俄称哈巴罗夫斯克)﹐中国商人被迫大降价抛售商品。

面对政策性的灾难﹐在俄罗斯生存打拼的华人华商打算如何应对﹐他们的心情如何﹖下面是《新纪元》记者嘉利发自俄罗斯莫斯科的报导。

来俄经商者有个别在国内算是成功商人,但大部分还是处在打拼奋斗阶段,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相对较低。俄政府新政策一出来,媒体上各种负面消息接踵而来,一会儿说远东某市场华商大甩卖,造成万人空巷;一会儿说俄方要关闭115个露天市场,从事经营零售业的外国人一律遣送回国……。面对这一切身问题,在俄华商个个心头如压一块巨石。

图﹕2007年1月3日﹐莫斯科伊兹麦罗夫斯基大市场中国人的摊位。(Svet Kim摄影/新纪元)

服装商徐先生的坎坷无奈

徐先生来俄经营服装多年,在华商中算是做得较好的,对俄方的新政策将会给自己造成怎样的伤害,徐先生也是一筹莫展。

20世纪末徐先生在中国家乡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服装厂,生产运动服装系列﹐他与在俄经商的张姐认识并有合作,在2001年正式来莫斯科经商,在ACT及其他市场有多个商店及货仓。

徐先生说﹐莫斯科服装生意表面利润不错,貌似风光,但由于灰色清关,每年损失也不少,不少清关公司光拿清关运费和保费,丢失不赔的现象屡见不鲜,凡是在俄经商的人都有切身之痛。

前年绥芬河xx清关公司声称300多个货柜的货物被海关罚没,该公司经营清关多年,盈利过亿,不但不履行合约赔偿损失,更有甚者还趁火打劫,将没有被海关扣压的货物据为己有,手中有钱﹐警察、大使馆的人都为他讲话。徐先生说﹐在这次事件中他损失10万美元,在众多的受害者中,他不是损失最多的。

徐先生说﹐俄罗斯本来法制就不健全,在俄华商都觉得没有安全感,为什么自己的同胞下手还如此狠毒。说到莫斯科的警察执法无道,令许多华人见到警察比见到鬼还可怕。

虽然警察可怕又可恨,但中国人逆来顺受破点小财就能消灾解难,如今要限制外国人在俄从事经营零售业,更让徐先生无所适从。一是还有10-20来个货柜的库存,如需甩卖会有多大的损失;二是放出去寄卖的货款也有几千万卢布,很多是放给越南人,一旦关门,人也走啦,到哪收账?收不到钱,又怎样还国内布行的布钱,辅料商的料钱,还工人的工钱?

徐先生继续说:俄罗斯有这么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也想过回国发展,可是想想回国后又能怎样?如今国内资本垄断、官商勾结,没有过硬的后台靠山,没有银行贷款支撑,想在商海中出人头地,比登天还难。

就说家里的工厂吧,先不说各种名目繁多的摊派,也不说逢年过节送礼时胆战心惊、生怕错漏一人,单讲纳税就让人有说不尽的唏嘘。在中国如果样样照章纳税,就算不懂做生意的人也清楚,那是一定会破产。所以就逼着你要瞒税逃税,想要瞒税逃税不出事,就要花钱找关系,不知哪一天会出什么事,还不如在俄罗斯走一步算一步,边走边看啦。

图﹕2007年1月3日﹐莫斯科伊兹麦罗夫斯基大市场中国人的摊位。(Svet Kim摄影/新纪元)

包先生交际广成竹在胸

包先生经营的是仓储业,包租有近300个库房,雇员有十几个,每月有好几万美元的纯利收入,在俄罗斯有较广的交际网﹐应该属于在俄经商的成功人士。

新政策对他也有较大的影响,可包先生显得成竹在胸。他认为:华商首先要会保护好自己,一个是货物,一个是身份。俄方政策执行还有个时间差,情况未明之前,少进货,并逐渐从正式渠道清关,也逐渐尝试使用俄方销售人员;二是改变一下工卡身份,大部分华商都是销售人员工卡身份,最好是适时改变成合法身份,以防警察骚挠。还有第三,尽量把生意做到管理规范的室内市场,并尽可能拓展与俄方公司及商场的业务往来。

老张每月500美元的血汗钱

老张是个农民﹐来自广东,面对新情况,一面茫然。90年代初﹐老张家乡土地被征用,不多的土地款因入会又被会头卷跑,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国内无以为生,经友人介绍来莫斯科在市场帮人打工。

老张说自己没多少文化,也不会俄语,每月帮人打工有500美元的收入。6个人合租一个房间,房费每人约65美元,做身份工卡每年约700美元,省吃俭用每月的生活费也要用去60美元,剩下的一点血汗钱寄回家给孩子上学用。

冬天里,一个房间的地铺上横七竖八躺着6个人,胶鞋透出的阵阵脚臭味,混和着汗味烟味。天不亮5点钟就起床,生活环境可想而知。可如果不能继续在俄工作,回国后每月到哪挣几千元供孩子上学和养家。在莫斯科像老张这样的人也不少啊。

被迫停工的莫斯科饭店老板

一位在莫斯科开饭店的A先生已经被迫停工。他叹了一口气说﹐他现在持临时居留证﹐本来去年12月份﹐俄罗斯移民局要给他办长期居留证﹐身体已经检查过了。但现在俄移民局变卦﹐又不同意了﹐让他去法院上诉。A先生不知道可不可以开工﹐现在他人还住在自己的饭店﹐但工作已经停了。

俄罗斯新规定说﹐办劳动签证的外国商人必须在明年4月1日前停止一切经营活动,办理商务签证的商人必须在2005年1月15日之前停止经营,如不能如期停止经营,将被罚款80万卢布,约合25万人民币,并将被强行遣返回国。

A先生说他天天看报﹐很关心这个事。当记者问到他会不会考虑回去﹐A先生回答很干脆﹕“不会回去。”他说﹐俄罗斯在朝自由民主的方向走﹐但是中国还是没有改变﹐还是一个共产党统治的极权国家。

俄远东地方当局感到恐慌

2006年7月7日,火车站的两名俄国商人提着绥芬河买来的货物 (Getty Images)

对于俄政府推出的新措施﹐俄罗斯一些地方当局也感到恐慌,特别是与中国相接壤的远东地区﹐比如海参崴、伯力、滨海边疆区以及阿穆尔州等,这些地区在经济上,特别是民生用品方面已经很依赖中国商品。他们担心华商被赶走后﹐将使当地居民无法买到便宜的食品、服装以及其他各种日常用品,对低收入家庭造成沉重打击﹔而且劳动力短缺将会变得更加严重。有地方政府准备向上级建议,允许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外国商人继续在市场中经营。

俄罗斯社会对克里姆林宫的新政策也有异议。俄经济学家亚辛认为,考虑到俄罗斯明后年将举行议会和总统大选,当局采取这项措施主要是为了取悦俄选民中越来越严重的排外和民族主义情绪。

亚辛说﹐对于大市场所采取的这种做法,简直就是“愚蠢”。因为将阿塞拜疆人、中国人等等从市场上赶走,俄罗斯人并不会接替市场上的那种繁重和操心的工作。即使能看到斯拉夫面孔的人在卖货﹐居民也将会付出商品价格上涨的代价。

俄罗斯人权活动家加努甚金娜认为,外来移民其实并不同俄罗斯的本土文化相矛盾。她说:“人们应该按照法律制度生活。如果他们没有违法,没有妨碍自己邻居的生活,那么他们就有权同拥有其他文化的民族生活在一起。而且这些不同的文化也将能融合在一起。”

“有城市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图﹕俄罗斯远东海参崴的中国商人的摊位。(新纪元)

上个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的时候﹐俄罗斯生活日用品非常匮乏﹐很多中国人前往俄罗斯经商淘金。据俄罗斯方面统计,1995年,有3.5万中国人进入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到了199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7.3万人。

现在﹐在远东地区到底有多少中国人?黑龙江省黑河市悦星经贸公司的董先生告诉新纪元记者﹕黑河对岸就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阿穆尔州﹐相当于黑龙江省会﹐在阿州就有几万中国人﹐“有城市的地方就有中国人﹐遍地开花。”

据悉﹐经俄罗斯官方认可、常住在俄远东地区的中国人大约有10万至20万人。但真实的数据很难统计﹐有的说50万,有的说100万﹐还有的说500万﹐很多人属于非法居留﹐通过短期旅游签证入境后,一呆就是好几年。比如﹐2003年在伊尔库茨克大约有2万名中国人,但俄政府发给中国人的工作签证只有3000个名额。

经营服装、日用品及批发果菜

图﹕俄罗斯远东海参崴的中国商人的摊位。(新纪元)

零售贸易、建筑业和农业是俄罗斯目前吸收外来移民最多的三个领域。

在远东,中国人主要从事个体商业活动,以经营服装鞋帽和日用百货为主,也有做水果蔬菜批发的。还有一些人从事农业种植、森林采伐、建筑施工等工作。

从地域分布上来讲,中国人在伯力、海参崴、伊尔库茨克、赤塔等地较为集中。在伯力和海参崴,中国人除了从事边境贸易﹐还开饭馆,办旅馆,开工厂。

据黑河市悦星经贸公司的董先生介绍﹐现在象浙江和温州一些公司﹐已经在远东地区建工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一些中国人花三千块钱办签证过去﹐从厂家拿货去卖﹐卖完了再付厂家的钱。

几乎每个远东城市都有露天零售批发市场,有些市场中国商贩占了多数,被称为“中国大市场”。中国商品由于价格便宜,吸引了当地中低收入阶层的居民。

不只是远东地区﹐现在中国商人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市到乌拉尔、西伯利亚都十分活跃。

在莫斯科著名的伊兹麦洛沃批发零售市场上,中国商人包租的摊床占据了这家市场很大的面积。服装、鞋、皮货以及各种日用商品是中国人的主要经营品种。中国国内的一些工厂企业在这家市场上设有摊床直接批发自己的产品。

在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市,大约有一千多名华人﹐当地有200多家中餐馆﹐生意做得很红火。

海参崴蔬菜大米都来自中国

沿中国边境小城绥芬河向东,过俄罗斯格城,再乘4小时汽车,就到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最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即中国人说的“海参崴”。这个距离莫斯科大约6500公里的城市原属于中国﹐1860年被清政府割让给了沙俄﹐直到20世纪初,仍有30万的华人生活在那里。

如今的“海参崴”大约有70万俄罗斯人口,有逾两万名中国人在那里经商、做工,有的已与当地俄罗斯人结婚定居下来。

中国人主要是经营中国小商品和果菜批发。现在海参崴经营果菜批发的中国商家有上百家,附近萨哈林、坎察加都到这里上货。海参崴的蔬菜大米几乎百分百来自中国。

根据中国黑龙江绥芬河官方提供的数据,绥芬河这样一个县级市,与海参崴一年的贸易额就达30亿美元,口岸过货量达760万吨﹐绥芬河和海参崴的贸易货物几乎囊括所有日常生活用品。所以﹐海参崴的生活用品和日常食品大部分来自中国。

但是海参崴高档商场里很难看到中国货的影子﹐电器市场现在被韩国LG和三星垄断,基本取代了日本的松下、索尼。

在远东淘金的中国人

俄罗斯远东城市乌苏里斯克地区,中国集市内的中国商人正在数钞票。(Getty Images)

中国人之所以背井离乡去远东淘金,主要是因为那里的商业竞争远不如中国国内激烈,相对来说容易赚钱。在远东从事餐饮、建筑工作,一年收入几十万元人民币很平常。

据报导﹐伯力市维拔市场有两三千中国人在那里经商﹐主要来自黑龙江等地,有的是城市的下岗工人,更多的来自农村。一位卖床上用品的小伙子来自吉林,和母亲一起经营一个货摊,月收入有上万元。

一位做水果批发生意的李先生﹐上世纪80年代末过来探亲,后来他一家人都获得了长期居留许可。现在他的两个儿子定期回中国收购水果,然后开车运到伯力市出售。以前一年能挣几十万人民币,现在做的人太多,挣钱少了些。

悦星经贸公司的董先生对新纪元记者说﹐中国商贩去得早的赚了钱﹐94年、95年那时候生意好做﹐竞争少。俄罗斯人不太会做生意﹐也不善于经营和管理﹐销售的产品一定要加一倍的价﹐否则就觉得不挣钱﹐中国人比较灵活﹐薄利多销。

阿穆尔州与黑河生活比较

董先生说﹐俄罗斯远东那边生活水平比较高﹐基本上家家都有车﹐80%的人都读过大学﹐有些体力活俄罗斯人不愿意干﹐中国人只要吃苦耐劳肯定就有钱赚。

他介绍﹐比起黑河市﹐一江之隔的阿穆尔州物价也高﹐房价大概是每平方米6000元﹐与黑河每平方米1500-1600元比﹐贵好几倍。中国人去远东出差﹐一天要花300-500元﹐住最便宜的旅馆每晚要100元﹐一盘尖椒炒肉片要40-50元。

董先生说﹐现在到了节假日﹐俄罗斯人愿意来黑河消费﹐全家住宾馆﹐来这边购物。以前俄罗斯人不会讲价﹐经过这10多年的磨合﹐现在他们也知道到这边买衣服﹐要砍一半价﹐不降价就不买。所以﹐现在跟他们做生意﹐也是越来越难了。

记者问﹐有没有多少中国人愿意留在远东﹖董先生说﹐还是有﹐一般在俄罗斯呆上五年﹐如果和当地人结婚﹐就在那里定居。因为俄罗斯女多男少﹐一般是俄罗斯姑娘嫁给中国男子。

董先生说﹐他接触的俄罗斯人大都很热情﹐觉得中国人给他们带来了福气﹔但也有些俄罗斯人歧视中国人﹐这些人一般比较懒惰﹐看中国人赚了钱比较来气。

远东人口减少 俄懮中国人涌入

俄罗斯社会内部对远东地区中国移民存在着矛盾心理。一方面俄罗斯需要劳动力、需要中国的廉价商品﹔另一方面俄罗斯又非常担心远东地区中国人数量增加。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真正算得上是幅员辽阔、人烟稀少。据俄罗斯官方透露,近10年来,俄远东地区人口减少了13%﹐远东地区居民正在大规模地向俄中部地区迁移。

克里姆林宫惧怕中国想从俄国手里拿回外满洲里(Outer Manchuria),也就是俄国人说的远东,即包括Khaboroski krai省、阿穆尔州、犹太自治省和Primorski krai省的广大地区。

这里有6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俄罗斯国土面积的36.4%,但人口只有670万人。但同远东接壤的中国东北地区却已经达到了近一亿人。中国东北三省人口数量是俄远东地区的15倍。

在这样背景下,来自中国的移民涌入远东地区,填补那里的空白﹐使俄罗斯的一些媒体和官员感到惶恐不安。

研究远东中国移民问题的俄罗斯《政治局》周刊主编切尔卡索夫分析说:“很有可能在 10年之后,远东地区的中国人数量将超过1千万。在这种情况下,在数量上中国人将成为俄罗斯的第二大民族。更多的中国人来俄罗斯寻找工作,寻求发展,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

俄联邦移民局局长最近明确表示﹐“中国城”不会在俄罗斯存在﹐类似“中国城”这样的移民区现象在俄罗斯是不能被接受的。

有俄罗斯专家认为,未来的趋势可能是更多的中国人将俄罗斯当成是一个季节性的打工赚钱的地方。他说:“目前来俄罗斯长期生活定居的中国人的数量正在减少,但是短期进入俄罗斯在双方之间往返穿梭的中国人的数量却在增加。”
(http://www.dajiyuan.com)(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树大招风 俄罗斯华商屡遭袭击
俄禁令打击华商生意 中国商人急寻新出路
俄罗斯大动作防范中国
吴兴:俄罗斯察觉中共要崩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