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06年十大消费申诉排行 购屋纠纷居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十九日电)消费者文教基金会今天发表2006年十大申诉案件排行榜,全年共有8635件申诉案,其中以购屋纠纷逾千件居首,其次则是“电信、通讯、网路”类和银行业务类。而消基会去年也为消费者争取回来新台币6827万余元。 消基会统计,去年全国8635件申诉案中,排名前五大为购屋类1142件、电信、通讯、网路类的876件、银行业务类的848件、寿险类的700件、汽车类的497件。第六名到第十名分别是美容、休闲、书报文具、一般食品、补教业等。

以购屋申诉类型分析,消基会董事长程仁宏指出,其中以施工品质不良(房屋瑕疵或建材不符)最多,次为经由中介购屋而产生的纠纷,第三则是定型化契约签约不成请求退订,或是消费者未获审阅期审阅。

消基会副董事长谢天仁举例,购屋时顶楼加盖部分,市场行情多为原价的三分之一,但消费者往往付了钱,住不了两天顶楼违建被拆,消费者向原雇主求偿不成反向消基会申诉,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顶楼前应特别注意加盖部分属于违建,随时可能被检举而遭拆除。

电信类从2001年度开始,连续蝉联消费者申诉排行榜的第一名,2005年开始下滑为第三名,2006年又攀升为第二名。申诉类型以“收费不合理”为主要的申诉原因,其次为产品瑕疵、网路游戏服务品质不佳,这些都是消费者所无法认同的现象。

程仁宏举例,曾有消费者将新买手机送修,没多久警察找上门,认为消费者有侵占偷窃之嫌,经查证发现,原来是维修时更换了遭窃手机的主板,因此购买手机时一定要保留原发票或收据,同时送修前先按“*#06# ”抄下手机序号,维修完毕再按一次确认序号是否相同。

银行业务类则以变相加价、收费不合理、年费争议最多,其次则为利息计算不合理、任意调高利率;再者则是对办理手续质疑(如退卡后遭盗领;电汇等)。

程仁宏说,多数的卡债问题多源自于银行,推出“以卡办卡”、“以名片办卡”等不当推销,且核卡程序松散、发卡浮滥,终造成卡债问题日益严重。

甚至还有消费者还不出车贷,遭银行委外讨债集团,动辄以暴力相向,日前台中就发生一起联邦银行的车贷消费者遭暴力讨债份子当街殴打的画面,震惊全国。谢天仁说,车贷未还,银行要先通知,拖走车子之前还要预留十天消费者还款期,并非动辄暴力讨债。

另就汽车申诉案件分析,则以新车屡修不复、保固期内瑕疵不断案例最多,其次为退订纠纷;再者是配备不符、配备品质不良等问题。汽车电子化的脚步加快后,车内各式新颖的电子设备不断增加,却也开始成为问题的根源,值得消费者多加注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