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弊案 近8年起诉金额达2767亿元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10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六日电)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律学系暨研究所教授谢易宏表示,台湾近年企业弊案可说是一场浩劫,自2000年至今年,近8年共有逾3百个自然人次涉案,被起诉的金额更高达新台币2767亿元,弊案问题根本可能是沈痾已深的“政商分际”不明。

台北大学城仲模教授学术讲座今天举办“2007年金融法制学术研讨会”,谢易宏以“是谁让投机一再得逞,企业与金融法制的共业”为题进行专题演讲。

近年来台湾企业弊案中的投机者究竟对社会造成多大影响?谢易宏整理资料认为可说是一场“弊案浩劫”。

谢易宏表示,自2000年至今,企业犯罪涉案的法人计有92家,涉案的自然人更有367人次,而起诉的金额高达2767亿元;其中在今年涉案的自然人达到97人次,起诉的金额竟然是1146亿元。

谢易宏指出,其实法务部很早就针对重大经济犯罪被告设有防止潜逃作业规范,但力霸案王又曾涉嫌掏空新台币700亿元、东帝士陈由豪掏空600余亿元、中兴银行王玉云掏空300余亿元,但这些人都可以在海外另起炉灶,逍遥过日,但债权人只能有满腹辛酸。

要如何避免及改革,谢易宏认为,台湾重大企业经济犯罪问题多,未能符合人民感受的主要症结,是沈痾已深的“政商分际”,总在杯觥交错,心领神会的眼波交流之间,企业监理却好比商品一般的被计量且半公开的贩售。

谢易宏直言,当投机的企业家发现经营与“衙门”的“利害与共”远比“遵循法令”更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时,当然就会影响企业的“健康”。

谢易宏认为,近8年台湾的重大企业经济犯罪起诉金额惊人,要能够让人民对政府有信心,最好的处理就是将投机者押回或追回犯罪金额。

但台湾目前尚无以公资源打击弊案的整合机制,谢易宏建议应打破目前各部会的地盘心态,提升主导层级至行政院长,由行政院院会直接组成临时性任务编组,提高投机者的违法成本,才能降低违法诱因或有较高的可能性把违法者及钱追回。

相关新闻
侯和雄遭约谈  政院:支持司法机关毋枉毋纵
涉嫌贪污图利罪重大   侯和雄遭检察官声押
侯和雄遭声押 台经部即日停职
涉水利工程弊案  侯和雄收押禁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