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中国颜色革命即至?(4)

人气 3

【大纪元11月6日讯】(新唐人热点互动采访报导)联结收看

主持人:庞先生,您怎么看汪先生提出的颜色革命的概念?他为什么选择蓝色?您觉得是不是在中国民间有比较大的民意基础?

庞钟:蓝色革命,光从蓝色的角度上,你看天是蓝的、海是蓝的,从蓝色占咱们地球的面积来讲,看到的,它是最广泛的!从中国人的角度上来讲,它也是代表西方,代表“蓝色文明”也就是海洋文明这方面的概念,像苏晓康的《河殇》都谈到这方面的问题。所以从一般人观念上来讲,蓝色相对来说就代表西方。

从汪先生的文章里讲,大家都用蓝色,以后就形成比较好的环境,这个环境都是蓝色的以后,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来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来做这件事情,实际上它是有多方面涵义在里面。

主持人:听起来好像汪先生是说,只要中国人敢于表达自己,就有可能成为中国式的叶利钦,是不是这样一种概念?区别就是他“敢不敢说”,大家都有这个共识,只是敢不敢说的问题。

庞钟:刚才讲到关于上层、中层跟下层都有叶利钦的问题,目前中国这些条件实际上都是具备的。不管是维权人士也好、底层受迫害的民众也好,他们就都站出来要跟中共决裂、要结束一党专制,实际上就有这方面的呼声。

底层来说,这样的报导、这样的事件,每天都可能发生,每天都有人站出来;中层来讲,像贾甲,刚才伍凡先生讲的16届七中全会有中央委员提出来要结束中共一党专政、要解散中共一样,中层也是有好多这方面的人员;那高层不管是高智晟也好、写三封公开信也好,高层亲自给他打电话去支持他,说我是谁谁谁,也听到了你的声音。

这一次汪先生的信也是,公开信写出来以后,马上好多高层对他表示赞赏跟支持。从另外的角度上来讲,咱们从2004年10月开始的国内跟全球的“三退”运动,大家就可以看到,现在将近2千8百万,中间又有高层、有中层、有低层的。

所以在中国来讲,现在不管高层、中层、低层都有叶利钦式的人物存在,只要给他时机与空间,他有这个勇气站出来,那就是千千万万个叶利钦同时在中国大陆出现。从上到中到下,全体溶成一团共同沟通的话,这个事情就能够水到渠成。

主持人:现在问题的核心就是大家怎么相互沟通,我怎么知道你也想要支持民主宪政,我怎么知道你也会…这里面牵扯到一个沟通的方法。在探讨之前我先接一个观众的热线电话,这位是亚特兰大的王先生,王先生请讲。

王先生:主持人你好!嘉宾好!我想问一下庞先生,您认为中国的颜色革命会不会按照蓝色的、大家所描绘的前景走下来?

另外我想问一下唐先生,我知道唐先生是民运的积极人士,我想问一下唐先生,很多民运人士看到国内不断有人走出来,挺身而出,写出这些公开信,一封一封的公开信写出来。民运人士会不会又重新组织起来,支持国内的这种革命浪潮?谢谢。

主持人:谢谢王先生。

唐柏桥:我先回答一下这位王先生的提问,我觉得他的提问非常及时。我相信王先生看了这封公开信之后,他内心深处是认同了未来中国有可能往这方面发展,否则他不会有兴趣,他会束之高阁,根本不会有今天打电话的这个动力。

他要问我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从事民主运动这么多年,他只希望有一个人给他一个肯定回答,我相信很多民众会有同样的想法,今天我已经碰到好几个人问我这样的问题。

我可以很坦率的告诉他,这封信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这一点:他基本上说服了所有的人,未来会这么做,他也说服了我,从这个角度上讲。因为在西方我们知道有一个叫lobby叫游说,这封信相当于汪先生向全中国13亿人进行游说,而且已经成功的游说了这13亿人接受了这个观点。

未来出了这个叶利钦,然后我们在谈笑之间就把中共这个庞大的、拥有300万军队的政权推翻。所以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王先生,我完全认同汪先生信里所推演的,他这个推演非常清楚,条理非常清楚,逻辑没有漏洞,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我非常谢谢王先生所提出的这个提醒,其实他就是在鞭策我们,现在国内这么多人站出来了,前仆后继的站出来推动民主运动,那海外民主运动的先进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那么我可以告诉这位王先生,我本人当然一直在做,而且像杨建利先生刚刚从国内出来的很多朋友看了这封信以后,也会有更高的激情或者动力来做这些事情,因为我们不可能置他们生死于不顾,不为他们做事。

主持人:那请庞先生接着谈一下,也结合我刚才谈的问题,我觉得核心问题是怎么样让所有人知道大家有这样的想法,愿意支持这样的颜色革命,可以继续下去或发动起来?

庞钟:这里面有一个上、下、中沟通的问题,有一个渠道。现在这个社会信息非常发达,汪先生也提出来用手机来传递信息,那当然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除了这个以外,你用电脑、用互联网等等,用Skype、用其他的任何方式,实际上非常的多。关键就是我们可以采取种种的方式来通过沟通,通过交流,上、下、中能够达到一致,这样才能慢慢的共同来实现这样的目标。

从刚才的角度上讲,王先生讲到中国是不是能够走颜色革命,从蓝色革命这边走出来?我想不管是蓝色革命也好,还是绿色革命也好,或者是其他颜色革命,中国的改革,中国人民的呼声和整个世界的潮流都是一致的。

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必须要中共解体,要结束一党的独裁,人民要当家作主,要走宪政的道路。这个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呼声,世界大的潮流、民主法治就是要走宪政的道路。我想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就是说不管是现在还是过一段时间,这条路中国是一定能够走出来的。

主持人:民主宪政的路一定可以走。我们来看一下汪先生在公开信里面推出来的手机短信,因为他特别强调手机在整个推动颜色革命会起到一种什么样的作用,那我们在电视屏幕上滚动给大家显示一下手机的短信,我读其中的一小段,大家来看一看。

它说:“朋友,对现实不满吗?要求改革吗?就把衣服、房屋、车辆装饰上蓝色,用短信发给你所有的亲朋好友,力量无比强大”………还有最后一段,“电流把我们连结,我们的心筑起新的长城,我们要人权、我们要选择,用蓝色装饰衣服、房屋、汽车,我们是绝对的多数,绝对!蓝色,蓝色,蓝!”。

那下面我想请现场的评论员来看看,他这个短信的设计有什么特点,是不是特别容易流传,有什样的好处?

唐柏桥:我想这个蓝色,如果要我来评论,我觉得他主要是要用最低的一种代价,一种人民可以参与的、付出代价最小的一种方式来鼓动大家参与这场颜色革命。如果当这步实现了以后,还可以再进一步推动。

比方说将来有一个词叫“蓝色等于民主”,因为手机有不同版本,当这个信息大家都敢传的时候,那么应该还有第二步、第三步。第二步版本比如说这四个字“蓝色”打个等号“民主”。

平时你不可能把蓝色等于民主,因为这四个字,人家会给你定罪说你反革命、阴谋煽动颠覆政府等等,而且这次胡锦涛不是也提到了要坚持社会主义民主?

但是这样的话,如果这个手机信息传出去以后又没有受到什么压力的话,基本上民主革命就呼之欲出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它是第一步、是最低的。

就像当年波兰反对波共的时候,他们在家里的窗台前点上蜡烛表示抗议,结果晚上天一黑的时候,整个波兰各个大小城市都是蜡烛烛光闪闪的,就是心照不宣。他想起到这个作用。

主持人:那另外一点是中国人很多都穿蓝色衣服,我们怎么区别你是支持民主的,我穿蓝色只不过是我喜欢穿蓝色呢?

庞钟:我想他文章中也讲过,除了穿蓝色衣服,在汽车、房屋上有蓝色标志以外,他就说两个手中指和食指打一个胜利的符号或者说一句有关民主或者自由、有关宪政等等,哪怕你说两个字就知道,心就相通了,你也是参与蓝色运动的同行人,这样就能区分出来了。

主持人:也问问线上的伍凡先生,您觉得这种简单的方式,您估计是不是很快能够传开,能够像汪先生公开信中提到的那种爆炸式的增长呢?通过手机能够迅速传开?

伍凡:中国的手机短信作用是非常非常大的,只要他运用得好,是有成功的希望的。你看看前年在上海发动的抗日,就靠个手机,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就依靠短信,结果来了几十万人上街抗日游行,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那么现在中国用手机发短信的有几亿人口,我不要多,只要1/10,如果1%就有几百万人、上千万人了,这个力量是非常非常巨大的。所以要用短信这个简单又方便又不花几个钱,我想这个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大的。只要大家先把这件事情整个酝酿起来,广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的话就有可能了。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问现场的两位嘉宾。因为我今天看到《时代》杂志有一篇文章谈到中国年轻一代叫做“Me Generation”,就是“只管自己,只想自己”,对于民主他们关心的很少,那您觉得这样的群体怎样能够真正参与颜色革命呢?

唐柏桥: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过去几年也是这个观点,但是现在我完全不同意。你看看缅甸,你看看其他很多被封闭的国家,一旦革命来的时候,你看看他们的热情有多高!

主持人:所以你说是《时代》杂志误解了?

唐柏桥:不是,是看到了很多表面现象。因为从89年一直到现在,整整17、18年了,中国没有发生颜色革命或大规模学生运动,那只会给大家一种失望,包括我本人在内。但不是这些人没有热情,而是因为中共,像国民党有一句话“不是我们不聪明,而是中共太狡猾”,是中共太铁腕。像缅甸军政府也一样,但是你看缅甸那些和尚、尼姑一旦走出去以后,那是全民呼应的,那些人没有热情吗?

今天一样,我用一个小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中国现在网上那些网民呀,就是E世代、年轻一代的,只要国内有一个地方出现贪官或者出现一个不公事件就群起攻之。那如果没有热情的话,他们不去谈别的风花雪月的事情,为什么要谈这个事情呢?所以他们热情是深藏的,他们在打擦边球,就是这样。

主持人:好,因为时间关系只能谈到这里,谢谢两位嘉宾,同时谢谢线上的章天亮博士、伍凡先生。同时也感谢今天打电话来参与的观众朋友们,因为时间关系,有的观众朋友电话我们没办法接了,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节目的支持。

希望汪先生的这封公开信能够带来更多的启发,能够带来更多中国百姓的觉醒,在中国出现更多的“叶利钦式”的人物,感谢您收看,我们下一期节目再见。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刘蔚:中国颜色革命的颜色
刘蔚:颜色革命的活动
【热点互动】中国颜色革命即至?(1)
【热点互动】中国颜色革命即至?(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