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金钟谈《开放》零七年二月号内容(二)

标签:

【大纪元2月11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迪报导)零七年二月号的香港政论杂志《开放》出版后,本台记者林迪就杂志内容采访了该刊总编辑金钟。在访谈的第二部分,他们谈到刚刚由《开放》出版的《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这部书的内容,以及分析最近由海外媒体传出的中共高层权力重组的消息。

记者:这一期的另一个重头,是一本显然一出版肯定被大陆禁的书《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它重要意义在于记录了赵紫阳在软禁时表达的政治主张。

金钟:我们出的这部书,是宗凤鸣在赵紫阳十多年软禁期间,上百次去见赵紫阳谈话的记录。这是一个下台的中共领袖被软禁时的思想谈话的真实记录。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我想它的重要性在于:赵紫阳被罢黜下台但不认错,而且在软禁中还有思想言论,而这些言论又进一步批评共产党的理论政策,也包括对党的人物—过去的和在台上的—的评论,因而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宗凤鸣为何可以去见赵紫阳呢?一、他们是老战友、同乡,而宗凤鸣又不是中央领导干部,他不涉及到党内的权力斗争,当局可能觉得无关紧要。二、宗凤鸣练气功,他是以气功师的身份去探望的。

记者:这本书是两年前大陆有关部门引诱程翔到大陆去拿书稿的那本书?

金钟:是的,当时提到的就是这本书。

记者:你作为出版者,对这本书的内容能否做个介绍?

金钟:这是宗凤鸣从九一年一月十号到零四年赵去世前,上百次与赵紫阳见面谈话的纪录。中间中断了一下,就是九七年中共开十五大,赵有个上书,要求重新评价八九学生运动。江当是在台上,认为赵还想翻案,因此加重了对赵紫阳的监管,宗凤鸣与赵紫阳的接触也中断了几个月。

他们谈话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党的历史、党的政策、党的领袖,从毛、周、邓、江到胡,对他们的历史地位、政策、作风、能力都有评论。

记者:你在阅读中哪些内容印象最深刻?

金钟:赵紫阳很强调党的权力不能是绝对的、垄断的,这个思想很了不起。他希望党政分开,然后党的权力从垄断状态下分散出来。他对无产阶级专政也非常反感,认为用这个理论统治一个国家,是完全过时的。

还有,他也对六四中的一些事情作了说明,如他当时对戈尔巴乔夫说国家大事还要邓小平拍板的背景;还有八九年“四二六”社论时,他为何离京去了朝鲜。

另外关于整个八十年代,那时出现过一个松动的,很有希望的,活跃的阶段,赵的谈话是非常具体入微的、权威的。这中间很焦点的,是关于胡、邓、赵三者的关系。赵现身说法,澄清了一些事情。

他这个谈话录应该是我们研究八十年代这段历史的一个非常权威的见证材料。很多国际问题、台湾问题、中国的统一问题,甚至涉及到一些哲学问题、党的意识型态问题,赵都有看法。

记者:你们这期也有文章提到路透社转出的消息称,曾庆红想要从胡那里拿到国家主席的位置,也有人说,即使胡让出,也是王兆国来接。你对此有何判断?

金钟:消息出来,我们也关注,但无法得到官方的证实。当然即使有此事,他们也不会承认。但我认为,这种分权,是个趋势,他们迟早要面对。八十年代重要特征是当时党,政,军的权力是分开的。权力分散是走向民主的第一步。所谓集权独裁,就是大权一个人掌握,你何德何能,把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大的权力揽在一人身上?因此分权是个趋势,至于何时实现,还有待观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曾宁:声援章诒和——从禁书令看中共政局
中国河南阻艾滋维权人士赴美领奖
高耀洁处于软禁之中 近况受关注
澳洲商人遭中共软禁 并责澳外交部失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