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健康食品不健康 功效疑夸大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忠荣/台北报导〕民进党立委黄淑英昨天表示,很多食品宣称有疗效、保健功能,但其实只有添加维他命C,就称作健康食品,完全不管其他成分,如防腐剂有多少,“健康食品管理法”对健康食品的定义应更加严谨。

三军总医院主治医师祝年丰表示,很多健康食品虽有部分疗效,但整体来说食用过多反而有害,例如前阵子很流行号称“血管清道夫”的纳豆,食用太多可能导致尿酸过高,心脏还没医好,痛风就发作了,真正的健康食品应是自然、均衡营养的食品。

黄淑英与董氏基金会召开“健康食品健康吗?”记者会。黄淑英表示,健康食品管理法所称的健康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效,并标示或广告其具该功效之食品,但许多厂商都利用该法的宽松定义偷渡,造成很多食品成分及营养价值有疑虑的食品也可冠上“健康食品”名号。

含人工添加物 卫生署也背书

她说,如某项健康食品加上可补充人体缺乏的营养素,宣称该食品具预防或改善与该营养素相关疾病的功效;有些饮料只要有维他命C,就可宣称预防感冒,不论饮料是否内含咖啡因或糖。

董氏基金会义工陈淑丽说,标榜健康食品的产品都有健康食品标章,很多有人工添加物也可称为健康食品,形同卫生署背书,她过去就很信任卫生署的标章,看到就会买。

卫署:无标章不得称健康食品

〔记者胡清晖/台北报导〕卫生署食品卫生处处长郑慧文表示,合格的健康食品目前约有八十八件,而“保健食品”不等于“健康食品”,未核有标章、字号的业者,不得宣称为健康食品,否则可依健康食品管理法,处以六至三十万元的罚款,民众在选购时可得睁大眼睛。

郑慧文强调,在卫生署核可的健康食品标章之中,有四件因业者为了调味,因而糖分、油脂过高,但安全性、有效性并没有问题,卫生署已邀请专家学者、业者开会,未来将要求业者尽量少油、少糖、少盐。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