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吸引外资政策改变 日资企业陷严峻考验

标签:

【大纪元4月9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九日电)香港“文汇报”今天报导,随着中国吸引外资方向转移以及税收、人工标准等对外政策改变,许多以往惯以中国作为劳力及原材料基地的日资企业开始面临严峻考验。

报导指出,日资企业作为仅次于香港的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在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充分享受了各种优惠政策。小到新力的MP3、佳能的数位相机,大到丰田的汽车、川崎重工的火车轮船,各种各样的日货随着三万七千多家日企挤进了中国大陆大街小巷。

然而,连续四年在中日关系“政治冷淡”大背景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日本企业,在二零零六年已锐减了三成。

据中国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二零零六年日企对大陆直接投资降至四十五亿九千八百万美元,比二零零五年减少百分之二十九点五八,出现四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专家分析,其中中国引资政策的改变是重要因素。当拥有超过一兆美元外汇的中国开始抬高眼光挑选更科技、更环保的外资企业并推出一系列相关政策时,许多以往惯以中国作为劳力及原材料基地的日企必然面临着严峻考验。

在充分享受中国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同时,大量像川崎重工株式会社一样在中国的日企也慢慢发现,作为外汇储备额超过一兆美元的中国,近年也在悄然发生着某种变化,开始不再像以前一样无条件欢迎外商直接投资。

日资企业发现,中国的眼光开始转向高新科技、高附加值的外资行业,并开始向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行业投资说“不”。与此同时,外资在税收、人力等方面的成本也正在增加,以北京为例,最低月薪在二零零二年至零六年间,年平均涨幅超过百分之七。

多间研究分析机构认为,除日本国际投资多元化、第一阶段对大陆投资已基本完成和统计未考虑再投资等重要因素外,中国的投资环境变化是影响投资增长率的因素之一。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经济资讯部部长中井邦尚指出,一九九零年代初到两千年,中国对日企的最大魅力是成本低。但最近两三年,随着中国劳动力和土地等方面成本的上升,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

他进一步说,中国汇率的上调,外资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国贸易出口政策的调整,都令在大陆的日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较大影响。

相关新闻
去年私募基金投资台港增长 中国减少
扁吁台商资金回流 放眼全球
游客消费成经济支柱 日本“观光立国”见效
中国房企远洋集团遭清盘呈请 股价跌10%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