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伟华 : 八九那年代(2)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贺伟华

标签:

【大纪元6月5日讯】年年六四,年年祭,今年的六四,更具有特别的意义。今天既是六四受难者纪念日,又阴历4月19日——我的生日。此时此刻,生与死交替、爱与恨交织。蜡烛燃起时,点燃我心中的追忆;蛋糕切开前,许下我虔诚的祝愿:只要日月还在经天、只要江河还在行地,六四的精神就不会死尽,生命的真谛,希望长存。生生不息而运化、而升腾。无尽的追忆由此绵绵不绝,把我带回八九年那动荡的岁月:

二、列车上的演讲、”偶遇”与校园生活追忆

记得1989年5月的那天,告别省政府门前静坐的湘大学子,满怀着迎接新时代到来的奔放激情,我踏上了回耒阳的列车,我的心情仿佛又回到了阔别两年的学生时代:”你是我池塘边一只丑小鸭;你是我月光下一片竹篱笆……”在《爱的罗曼史》吉他独奏曲的伴奏下,缓缓流过的,是恰同学少年的如歌岁月。一个自弹自唱吉他爱好者、一首”明天会更好”、一个时代的记忆,伴随着我度过了那宝贵的两年大专培训校园生活。

虽然在众人的眼里,我早已经没有明天,我依然用那充满自信与高亢的歌喉,在优美动听的吉他旋律伴奏下,引吭高歌着;虽然《爱的罗曼史》不过是服从政府的制度性安排,让热恋中的男女们,挤兑着各色嘲讽的眼神,在我面前日复一日弹奏着,我依然为这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着。以至于时至今日,我不能忘怀这月光下的竹篱笆。它寄托了多少学时的梦想与童话?

我一边回味哼唱着这优美的罗曼蒂克旋律、怀揣着传单与资料,一边在车厢里寻找着座位。不期而遇、迎面而来的,竟然是阔别两年、依然水汪汪的眼神。我竟然在异地他乡的列车上,遇上了湘大化学系女校友李某。当时沉迷于思考回忆的我还未做出任何反应,对方已经兴高采烈在座位上指着我”贺伟华!”。而我却倍感震惊与意外的回不上一句话来,只是”李???”的冥想了半天。走出片刻的尴尬,我的语言随着内心的高兴开始奔放起来。不是回忆校园生活的细微末节,而是就省城的学生运动即兴发挥、侃侃而谈。我满心期待的希望她也是这次民主运动中的一员,而她微笑下约显冷淡的眼神分明在告诉我与此无关,原来她只是”到省城开会”。

当我口若悬河的大谈自由、人权、民主与科学时,她却对校园生活中的派对作简短的回忆,甚至有些难为情的打断我的即兴演说,谈到了她的同学刘某,显然我们的谈话兴趣不在一个点上。这时的我,不禁回忆起她俩毕业时,专门赶到宿舍来的”亲切告别”;想到了后来在长沙市采购化学试剂时,意外的发现这位刘姓女校友,也竟然如此巧合的走在了我的前方。每次外出的奇遇,都有些超乎想像、不可思议,我似乎感到与她俩的奇遇,并非偶然。

如今列车上的女校友李某不但奇迹般的出现在我的面前,她那久违的大眼睛,还分明荡漾着火辣与炙热,目光所触,无处不在的是那忘我的款款深情。这究竟超越于政治动机的人性光芒,还是欲罢不能的温柔提醒与警示,我无从细想、我依然的滔滔不绝。因为这是我能够自我把握而自由表达的唯一机会;这是我自认为摆脱了现实的控制而自由演说的唯一讲台。然而,这款款深情的炙热眼神,分明用着另一种方式提醒着我:”你并没有获得自由,不要为省城的狂热冲昏头脑,一切都在秘密监控当中。”

看到这有些急切却深情的眼神,我的思绪再次回到当年的湘大校园,我不禁想起同学有意主动借给我的那本《少年维特之烦恼》,就像画家梵高的命运一般,我还记得少年维特也不幸为贵妇们所嘲弄、死于一往情深的单相思与苦恋。而我的死法,竟然也为这些幕后操控一切的强权者预先安排、刻意选择。以至于深陷其中二十年不能自拔,不同的是我终于在反复的集体性蒙骗中发觉洞察了事件的真相,把握自己而不再为任何谎言、假象所迷惑;不同的是我至今依然坚强的活着,即使每天依然面对着监控、谩骂、唾液与警笛声。

在一个充满谎言、欺诈与暴力的社会里,真实的个体存在是最可怕的,哈维尔的思想”生活于真实中”构成对专制暴政的强大摧毁力。真实意味着不惧强权的揭露真相、不惜代价的追求捍卫真理,意味着”以直报怨”,对罪恶势力的反抗与不宽容。更意味着对曾经奴役一切中共威权的公然反抗。

中共政府从不允许、不宽容任何自由思想言论者对之的公然冒犯,然而,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却是一个思想自由、人性解放的伟大黄金时期。而我们正生逢其时,成为一个辉煌时代的嗷嗷待哺的新生儿。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没有思想包袱、没有心灵的枷锁、没有思维惯式、没有意识形态禁忌,我们贪婪而如饥似渴的吸收着知识与营养;我们洞察真相、拒绝谎言而真实的表达出一切向往与挚爱。我们对比着东西方的文化与制度差异;我们追问着国家贫乏与富强的根源;我们反思着国家计划与公有制的弊端;我们追求着人性解放的公民自治与自由;我们无论场所、无论对像、无论后果的向人们宣讲着我们的理想、我们的信仰,揭露着中国的真相。

当然由此,我们难逃中共当局的疯狂扼杀、抹黑、诽谤与孤立,回想2007年的最后一个学期,当时正是整顿肃清校园资本主义自由化关键时期,如雨露滋润小草一般,那些曾经功不可没的知名教授巡回演讲这时已经销声匿迹,邓小平的中央二号文件刚刚在露天广场对南山全体教职员工与学生宣读,也不再有学生或老师在校园内组织游行示威了。

缺乏政治敏感性的我依然故我。白天,在学校图书馆阅读《资本主义与自由》、《国富论》、《道德情操论》、未来学及康德与哈耶克的著作等;晚上,在宿舍与大家讨论计划与市场、资本与特权、私有与公有、自由与平等、天赋人权与人治强权。直到充满敌意凶狠狠的眼神在周围不断的扩展蔓延着;直到每天与我交流学习、质朴单纯的化工系老乡伍同学也带着女友在我面前刻意炫耀;直到当局刻意哄抬标榜我的同学女老乡李某,让她抢夺同伴女同学的男友——我们两个食品工程班之一的班主任,然后侮辱性的故意介绍这被抛弃的失恋者于我;直到宿舍中的单身学子都发疯似的公开”恋爱”时。我依然不能明白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我依然情有独钟的痴迷于我的追问、我的所爱、我的探寻,而对这种种的暗示、威胁、提醒与引导毫不在意。

终于,背地里对我的研究、讨论引起了更加广泛的重视,一方面是所谓善意的提醒我不要每天往图书馆里跑,学好本职专业,远离政治。记得当时一个同学这样对我说:”化学、生物课你都不在场,在图书馆干啥?期末考试你肯定倒数第一。”结果却没有想到在食品工程专业的两个班中,我的化学、生物期末考试成绩都名列第二,人们不知道我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每天晚上在阶梯的预先自学比听课更有成效。

另一方面是如前所叙的介绍女朋友,期望在女人的集体捉弄中让我不能自拔。第三就是在学业上予以肯定,在肯定中引导我的兴趣。第四就是寻找我的缺点与弱点,寻找打垮我的突破口。

第五就是打击我的演讲激情与信心,记得离校走向社会之初,在与人们讨论时事时,我面对的大多是有预谋的众口一词”听不懂”;这之后,我千方百计的寻求陌生的听客,火车车厢成了我摆脱限制、自由表达、寻找知音的场所;这之后,列车上的刻意安排成了政府拉人下水的惯用伎俩。在这里”贩毒者 “向我炫耀毒品贩卖的高额利益;在这里,车窗被故意砸破,我被乘警打得晕头转向;在这里,美容大师事先坐到了我的位置,守株待兔的寻求与我的”合作”;在这里,也有武警特意为我让座,然后建立联系、主动要求上门;当然更多的是政府特意安排的小偷与小蜜在我面前的公开炫耀与淫荡,以说明这个国家,任何一个下三烂及流氓,都比我幸福和快乐。然而,除了动物的兽性表达,我看不到中共当局任何智慧、高尚的手段与办法。

当然,黑暗之中也有光明,也有良知者默默的鼓励、提携与关爱。在强者对弱者的集体强暴与欺诈面前,能够与罪恶保持距离,坚守不参与、不支持、不合作的原则,也就是坚守住了做人的良知与道德底线。至今不能忘怀的是,我这个班的班主任张桂文老师,她的博学、她的思想、她的超前意识,还有她的良知与正义感。今天想来,也许没有谁比她更明白我是如何深陷于传统的枷锁、自由的挣扎;也许没有谁比她更明白在我的周围发生着怎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她给予我的不是恶作剧与集体性欺诈,而是真诚的鼓励与鞭策。记得湘大培训开学时,因为我的高分考入,她曾经为我转入本科班就读而奔走;记得两年学成后,她依然给我留下了热情洋溢的鞭策与鼓励:”我们一生下来,就不是为了抱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不要再有爬行的人类。……不要起跑线不一样,只要志向相同、意志相向,目标总是可以达到的。……”

另一位冯正义同学,基于传统的观念与党性原则,在与我讨论政治敏感问题时,曾经对我的”离经叛道”大为震惊,然而于进一步的深入交流与对话中,我们却达到了心灵的共鸣与理解。作为科局级干部,在离校前,他给我留下了充满热情的鼓励与劝慰:”忧国忧民,历来是仁人志士的高尚美德,无理想抱负无异于一堆行尸走肉。有为者必先立志,无志则无为。……愿君在人生正确的道路上勇敢探索悟出经国济民之道的真谛,成为新一代有为的仁人志士。”

自由的挣扎、黑暗中的探索,我们既赢得良知者的理解同情,又遭遇着种种的不测与人为陷阱。如今,在1989年5月的这列开往广州的火车上,强权者故伎再次重演着,然而,她又如何控制住我的自由言论与奔放的思想?眼看列车到达耒阳,告别校友李某,下得火车后直接回家。

回到家里,父亲二话不说的夺过我的背包,把所有的传单与资料找了出来,付之一炬!顿时,我为眼前发生的一切所震惊,我被惊呆了!这怎么可能?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我终于推测出自己这次外出的行踪,都在当局的严密监控当中;这时,我才想起,这位湘大化学系的女校友 1986年底的主动相识与相邀及这次火车上的偶然相遇,原来都是政府刻意安排的。回家后不到一个星期,收到了当时和她一起同时偶遇的所谓衡阳同行专门给我写来一封”求助信”。我才知道她毕业后分到了郴州制药行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却还希望我从此远离政治,和她的同行合作,从事药物的市场开发工作。该信件的内容,与今天国安要求我远离政治,专心搞技术差不多。

由此,对这封”求助信”束之高阁、不作回应。之后,我坐车赶到衡阳,来到了位于解放路的市政府门前,街头依然人潮涌动,人群把整个衡阳市政府院内院外团团围住,这时的政府官员,看不到一个人出面。仿佛中共的所有政府机关都已瘫痪,我仿佛看到了中共政权的迅速崩溃,至于那些隐形于后台的政客流氓们何以能够大开杀戒、与人民为敌?至于六四屠杀是如何发生的?那超出了当时我的现象力。之所以获得六四大屠杀的惊人消息,还是当局故意让住在我屋对面的一个同届同学专门登门拜访,告诉于我的:”北京血流成河,杀了许多学生,凡对政府不满者没有好下场。”后来姐夫的提醒”凡与89民运相关的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让我进一步洞察中国政治的真相。

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日益清晰的呈现于我的面前,而我却用青春的代价与无悔,日益的丰富着自己的阅历、体验着生命的艰辛、感受着生存的坎坷,来交换命运的恩赐、感激上苍的恩典。我想终有一天,人类将为1989年那伟大的年代喝采。(未完待续)@

(自由圣火首发稿)(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贺伟华:天灭中共 人心所向
湘民主人士:“天灭中共”振奋人心
2007年3月份群体突发事件回顾与分析
贺伟华:诗魂力虹素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