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城乡差距加大是隐忧

标签:

【大纪元8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萍英上海特稿)中国大陆经济持续发展,国民所得也不断增加,不过,农民收入的增加远不及城市居民,另一方面,农村物价上涨的速度却超过城市,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隐忧。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上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等资料,尽管两者均较前有明显的增长,显示民众的生活水准大为提高,但中国大陆城乡之间的差距却愈来愈大,背后潜藏的危机及其可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统计局针对中国大陆五点九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二零零七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人民币七千零五十二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七点六,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二,增幅高于上年同期四个百分点;而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四千八百三十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二,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百分之十一。

此外,对中国大陆三十一个省(区、市)六点八万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两千一百一十一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三,增速高于上年同期一点四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认为,中国大陆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增幅为多年来所少有,且城乡居民收入出现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

李晓超并提出数据资料分析,一九七八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三百四十三元,二零零六年提高到一万一千七百五十九元,且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一百三十四元提高到三千五百八十七元,扣除物价因素以后,两者平均年增长率约为百分之六点七。

单从前面的数据来看,中国大陆的城镇居民与农民的收入的确是明显的增加,且增长幅度很大,但深入分析可发现,城镇居民过去二十八年来收入增加三十四倍多,但农民增加约二十七倍,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远不及城镇居民,且前者收入增长的幅度也远不如后者。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局日前发布有关七月份消费者物价报告指出,当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百分之五点六,其中城市价格上涨百分之五点三,农村价格上涨百分之六点三。农村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不但高于平均值,更远超过城市,幅度约一个百分点。

由此可知,中国大陆的农民收入远不及城市居民,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也远不如城市居民,但却得较居民忍受更高的物价上扬,两相比较之下,农民的生活水准比起以往是大幅提高,但明显不如城市居民,换言之,农民的生活较城市居民是困难许多,且这种城乡差距显然是愈来愈大。

中国大陆知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不久前在媒体撰文指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均的主要症结在于改革的不到位,包括金融结构严重失衡,资源税费极端不合理以及行政垄断的问题;其中,金融结构是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

他分析,中国大陆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几乎得不到银行任何的贷款,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发展相对不足,包括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相对不足,减少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不仅使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消除,城市里还有大量的失业、待业人口,造成城乡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存在。

对此,中国国家统计局不讳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为民众的生活水准从“生存”到“温饱”,再向“小康”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和持续几年高达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百姓收入的增长确实显得相对缓慢一些。

中国大陆城乡存在差距,且差距明显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这种来自于城乡的差距可能引发城乡之间人口的快速变迁,农村人口不断的涌至城市,以追求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好的生活水准,久而久之,农村因人口严重外流,可能冲击农业的正常发展,相对的,大量人口涌进城市,却可能造成城市生活品质与环境的逐渐下滑,且就区域经济发展及整体经济发展而言都是明显不利的因素,换言之,城乡差距的扩大可能造成经济发展上的失衡。

再者,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也可能拉大贫富之间的距离,这对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有如一颗不定时炸弹,如何缩短城乡差距,甚至是贫富之间的距离无疑是中国大陆当务之急。

相关新闻
林保华:新一轮通货膨胀考验胡温体制
中共整顿媒体 控制乎封杀乎
《中国战争》作者谈中国暗藏危机
中植集团管理人申请248家公司合并破产清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