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SD毕业生获梦幻奖学金

中文流利 九月赴爱丁堡留学 梦想做教授

人气 20
标签:

【大纪元8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健圣地亚哥报导)八月十七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最大的英文报纸《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San Diego Union-Tribune)上的一篇文章《UCSD毕业生获梦幻奖学金》一下子让赖兆勤(Joachim B. Lyon),这个有个中文名字的犹太裔小伙子成了名人。

二十四岁的赖兆勤去年夏天以全优的成绩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认知科学系(Cognitive Science)毕业,此后在同一所学校认知科学系的互动认知实验室里工作。今年夏天,他从二十个州和十一个国家的九百七十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赢得杰克‧肯特‧库克基金会(Jack Kent Cooke Foundation)的特别奖学金,成为今年获得该奖的三十四名学生之一。这个让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奖项将资助他完成六年的研究生教育,包括支付他的学费和求学期间的其他费用,直至他取得博士学位。赖兆勤估计,该奖金价值在二十万至三十万美金之间。

记者走访了这个幸运的年轻人。他曾经留学中国一年,中文的日常会话已经相当流利。“赖兆勤”是他的中文老师给他取的名字,所以对华人他一向自称“小赖”。眼前的小赖高大挺拔,聪慧中透著书卷气,英文中不时夹上发音地道的中文词,像“角度、知识份子、认知科学”,让人越发觉得他谈吐不凡。

小赖说:“我觉得生活向我打开了一扇大门。”

他九月初将前往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攻读哲学硕士学位,一年以后,再重新选择一所学校继续博士阶段的学业。

小赖说,之所以选择外国的大学,有两个原因。在中国的一年中,他发现一个崭新的环境能够激励自己更努力,也更有创造性。“另外,我对爱丁堡大学的著名哲学教授Andy Clark心仪已久。”

赖兆勤的专业“认知科学”是一门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它从不同角度研究关于认知和知识的基本问题。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只有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和印第安纳大学等少数几个学校才有专门的认知科学系,UCSD的认知科学处于该领域的前沿。小赖说,他的研究兴趣更接近人类学和哲学。

很多人觉得优秀的年轻人都应该去学法律或者医学,可是小赖的想法不同——他想在大学教书,同时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工作。“每天早晨起来,知道自己在帮助学生成长,而且知道自己的研究工作既重要又有意义——我喜欢这种感觉。”

“很多人以为我学中文是为了将来赚大钱,”小赖说,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可是我就是想和中国朋友交流,想了解中国文化。简单地说,是因为我热爱中国文化。”

谈起学中文,小赖不禁眉飞色舞。“刚刚到北京的时候,我和别的留学生一起打的。那些学生比我学中文早一两年,词汇和语法都比我好,可是发音不行。我发现,出租车司机不听他们的,只问我一个人我们去哪。”小赖直观地认识到,发音太重要了。

因为发音比同学好得多,他被分在快班。那时的他实际达不到快班的水平,可是硬着头皮顶了下来。小赖说:“三个月以后,一切都变得清楚起来。我溶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小赖说,美国人一般不会纠正外国人的英语发音,可是中国人会毫不留情地纠正外国人的中文发音。虽然开始不太习惯,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这对他学语言助益多多。

小赖得意地告诉记者跟中国人打交道的窍门。当中国人问他姓什么时,他会主动说,“赖,赖皮的赖。”轻松诙谐的介绍一下子就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去写字楼办事,一旦准确无误地用上一个成语,比如“五体投地”,办事员的态度马上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再把他当外人,既尊重又亲切。

一次小赖在北京的地铁上看三毛的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一个女孩子好奇地盯着他看,脸上流露出怀疑的神情,仿佛在说:“你看得懂吗?”好奇心驱使着她终于走上前来,两个人攀谈起来。后来女孩子来到美国,还专程来圣地亚哥看望小赖。

赖兆勤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是欧洲移民,奶奶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小赖是五个孩子中的老三。传统的犹太教育使小赖觉得成为一个知识份子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们当初付出了那么多艰辛,我想用自己的努力,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小赖接到库克奖学金的电话通知时,祖父母和母亲都在身旁。看着他们惊喜的表情,小赖觉得比什么都高兴。

小赖的女朋友也是UCSD的毕业生,姐姐在耶路撒冷工作,哥哥是电脑公司的工程师,嫂子是中国人,妹妹刚刚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古典文学(希腊、罗马文学)学位,弟弟今年秋天来UCSD读书,志向竟然跟小赖一样——一边读认知科学,一边学中文!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会众议员苏珊•戴维斯致贺“法轮大法周”
庄明哲教授接受医学界特别荣誉
休斯顿公园面积居全美十大城市之首
与其同行 阖家上路乐融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