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技术将提高治疗效率减低风险

香港头号都市杀手冠心病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郑丽驹香港报导)心脏病在香港是第二号都市杀手,仅次于癌症,在2003年香港卫生处公布的香港死亡个案,总死亡数字为36,423人,冠心病死亡数字为4,719,以单一疾病计算,冠心病是香港第一杀手。在香港,45岁以下的冠心病年轻化及人数有上升趋势,是需要关注。

心脏科专科医生梁伟宣医生相信常用治疗方法,俗称“通波仔”的新发展,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低手术所需时间及风险。他提醒市民在预防及治疗方面,应从饮食及运动开始;而吸烟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对血管造成祸害。

香港冠心病患的死亡个案中约五成属于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原因通常是冠心血管内壁的斑块破裂,令内壁的脂肪物质与血液混合,所产生的血块将血管完全堵塞,进而令心肌缺血坏死。要快速医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主要是溶血药物治疗或“通波仔”手术。

根据过去4年在玛嘉烈医院进行冠脏动脉介入治疗术 (俗称通波仔) 的数据显示,55岁以下的男病人每年大约有25%至30%,而55岁以下的女病人则介乎5%至15%。

医生在进行“通波仔”手术时,多使用支架植入术。原理是要倚靠球囊将支架输送到血管病变位置,然后扩张球囊以撑开支架,再将球囊回收,让支架支撑已扩张的血管。梁伟宣医生指新发展的“通波仔”药物涂层支架及输送球囊,遇到风险较大的病症在手术上也容易处理,提升医生对手术所需时间及风险病变的评估。

他相信,随着科技不断发展,高效能设计的输送球囊能让支架更容易到达血管内腔的病变位置,提升治疗的成功率,并更趋普遍。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