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黄牛有危机 恒春畜产所保种找生机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芷瑄屏东县14日电)“台湾牛精神”经常被提起,可能许多人不知道,台湾牛之一的台湾黄牛20多年前就面临绝种危机,台湾畜产试验所恒春分所进行黄牛保种20多年,盼为黄牛经济价值找“翻身”机会。

位于垦丁大街上的恒春畜产试验所放眼望去山坡上的青青草原,以及大尖山山坡上的牧场,让垦丁的海洋热带风情增添了游牧美景及诗意,游客多知道牧场上的牛只是恒春畜产试验所所养,但可能不知道这些牛只多数是在台湾已经找不到的纯种台湾黄牛。

恒春畜产试验所表示,“台湾牛”指的是水牛和黄牛,在17世纪到19世纪的300年间,牛力是台湾的主要动力,运用在耕种、产业和交通上,甚至影响聚落的形式,是台湾生命力的象征,带动台湾重要的产业文化,直到被机械取代。

水牛随汉民族传入台湾,至于黄牛,在明朝之前的牛历史一片空白,文献资料不可考,只知明朝末年后黄牛大批由华南地区传入。

早期水牛被用于水田的犁田,而黄牛则用于旱田犁田及开垦劳役,日治时期,日本人以蒸气机取代牛力,小火车取代牛车,台湾牛产业于是从动力产业逐渐转型为畜牧产业。

牛开始被转为肉用,水牛无法与黄牛或是温、热带的牛杂交,但黄牛可以,黄牛肉质口感好,肉用价值高,因为体格小,生长慢,因此,被大量的杂交,甚至连畜产试验所也引进国外各种牛种进行杂交。

由于黄牛大量被杂交,正牌黄牛越来越少,黄杂牛越来越多,民国63年台湾开放冷冻牛肉进口后,黄牛(包括种牛)数量日渐稀少,76年,畜产试验所恒春分所开始执行“台湾黄牛种原保存计划”,致力保存台湾黄牛本土种源。

从78年开始接手黄牛保种计划至今的恒春畜产试验所助理研究员李光复表示,当时他到民间各处寻找纯种黄牛,一共找来了50多头进行繁殖保种,有一头公牛还是一位原住民的嫁妆。

李光复说,台湾黄牛与东南亚地区的本地牛具有相近的遗传距离,虽自中国南方移入,但在台湾这块土地生长久了,具有独特的本土品种遗传基因。

恒春畜产试验所目前是台湾唯一还保有一定数量台湾黄牛的地方,也是唯一的保种场,目前有300多头黄牛,20多年来,差不多就维持在3、4百头的数量,民间是否还找得到台湾黄牛,李光复说,他无法确定。

其实台湾黄牛的口感比进口牛肉要好,风味也比进口牛肉要佳,但因黄牛长得慢,农民往往向恒畜所申请了黄牛饲养,不久,又忍不住与其他的牛杂交。

李光复表示,台湾黄牛要保存下来,就要提高它的经济价值,现在盛行的慢活其实是蛮适合黄牛再形成产业,慢活强调食用在地食物,在日本,休耕的农地用来养牛,当家庭副业,这些都适合黄牛产业再度推广。

李光复说,台湾黄牛的经济价值如果一直无法再提高,到最后就可能只剩下恒春畜产试验所所保有的冷冻胚胎和精液。

恒畜所在上一轮的牛年设了“牛博物馆”,里头有台湾牛的介绍和一些牛相关资料和器具展示,到垦丁游玩时,不妨也拜访一下恒畜所,了解台湾牛的历史文化,看看正港的台湾黄牛模样,如果在大尖山牧场看到放牧的牛群,牛毛伏贴在阳光下会发亮的就是正港的台湾黄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