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汶川灾后重建商机 两岸可创双嬴

标签:

【大纪元12月30日报导】台湾援建川震灾区专题报导(3)(中央社记者郭萍英台北特稿)“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中国大陆内陆中西部地区惨重灾情,庞大的灾后重建商机吸引全球的目光,随着两岸关系春暖花开,台商积极赈灾之余,大力争取参与重建的机会,期盼共创双赢。

发生在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重创中国大陆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造成6万多人不幸罹难;四川省政府估计,单是四川的有形财物损失就超过人民币1兆元(新台币4.8兆元)。不过,大地震所带来的浩劫背后却是无穷的重建商机,大陆本地及外国企业络绎于途,纷纷前往四川探询投资的机会。

根据中国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北京将分3年投资1兆元对灾区进行重建。随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包括交通、通信、能源和水利等4方面基础设施所需经费估算达1,670亿元。

四川省台办主任刘俊杰表示,四川是重灾区,相对的灾后重建的商机也最大,初估四川恢复重建需要筹措大约人民币1.67兆元的资金,除了中央财政支援外,扣除四川省各级政府自筹以及对口省市支援、国内外捐赠等款项外,所需资金缺口仍然很大,急需广大海内外企业投资。

事实上,今年11月17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前往四川灾区视察时就指出,灾后重建不能只靠政府投资,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吸引民间资本,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让它们参与到恢复重建中来。

四川省台商协会会长高锦乐指出,灾区重建的庞大商机其实各国都在看,台商也期待能有机会参与灾后重建工作,也透过不同管道,设法了解潜在的商机并积极争取参与。

他表示,台商除了向四川省相关单位表达希望参与灾后重建的高度意愿外,也多次向台北有关单位反映,期盼政府能出面与大陆协商,协助台商争取商机。特别是当前两岸关系大为改善,如果台商能参与重建工作,一方面协助灾区早日完成重建,另一方面加强彼此的往来关系,这将是两岸双赢的局面。

其实,一些在四川当地投资设厂的台商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就已敏锐察觉到地震造成的灾难性破坏伴随而来的商机;一方面积极协助救济灾民,另一方面也借此机会实地了解灾区的情形以及灾民所需。

根据四川省政府的统计,这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发生后,台湾民众踊跃捐输救济灾民,企业捐款更是不落人后,包括台塑、亚泥、鸿海集团所属的富士康科技、旺旺集团、康师傅控股、长荣集团等知名台资企业都慷慨捐献。

刘俊杰表示,地震之后,成千上万的房屋倒塌,灾区亟需水泥、玻璃等建材,在四川最大的台资企业–亚东水泥在地震后不到一个月就与彭州市政府签订第3期生产线扩建投资协定,产能由日产8,000吨增加到9,500吨,提供灾后重建所需的水泥。亚东水泥看准潜在商机,可说是最早参与灾后重建的台资企业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省政府为了吸引海内外企业参与灾后复建,积极筹办“灾后产业发展机遇推介会”,透过各种机会向各国介绍灾后重建的机会。

高锦乐表示,大家都知道地震之后的庞大商机,重点是这些商机何时会释出;目前,台商都比较乐意到大陆及四川成都投资,主要是这里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消费、投资潜力巨大,且当地政府乐于提供必要的支持。为此,台商协会也积极协助有兴趣的台商争取商机,只要有投资机会都会提供台商参考。

有大陆“拖把王”之称、现任台商协会副会长、鸿昌企业董事长曾喜勇指出,投资机会永远都存在,重点是当机会来的时候,是否能把握。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之际,中国大陆庞大的灾后复建商机对各国都极具吸引力,希望借此刺激本国的经济复苏脚步,台湾是否也能分一杯羹,除了台商的努力外,政府相关单位的角色更是不可或缺。

相关新闻
三重压力临头 中共军工汽车巨头利润暴跌
中国经济疲软 访港内地游客变得精打细算
上海推住房“以旧换新” 经济学家指作用不大
中金再砍成本 传高层银行家遭降职减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