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烽火中创厂金鸡母 金门佳酿高粱冠全台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倪国炎金门 8日电)台湾地区的老酒厂中,外岛金门酒厂虽然是仅有56年历史的小老弟,却是诞生在烽火中,酿造出高粱美酒而创造出金门福利县的“金鸡母”。

唐代诗人王翰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传诵1200多年,描写战争与美酒密不可分的关系,创建于民国41年的金门酒厂,正是国共战争产物。

首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官胡琏将军在回忆录“金门忆旧”书中,对金门酒厂创建过程,有着生动、详实的描述。

民国38年国军转进金门,打了一场古宁头大捷,总算是有了立脚之地、反攻大陆的跳板,但是五万大军、3万7000居民生计成了问题,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身兼福建省主席胡琏苦思解决之道。

他心想当时每个月从台湾买酒10万瓶以上,若果把这笔买酒钱改买大米,以大米向民众换回高粱颗,再以高粱颗制成“闻香先下马”的兰陵美酒,这样下来饮高粱酒,吃大米饭,并以高粱秆为燃料,岂不一举三得。

胡琏的构想经过研议,立即付诸行动,41年就在金门城南门开设金门酒厂前身的“九龙江酒厂”,由周新春担任首任厂长,利用城内“宝月泉”的甘泉开始酿造高粱酒。

因为市场反应不错,比台湾酒还便宜,一年带来新台币 100万元收益,后来更以一斤高粱换一斤米的策略,鼓励民众广种高粱,不但解决当时军需和民生,意外开启金门经济命脉。

酒厂选在金门城,主要是看上当地的“宝月泉”,民间已有叶华成开设酿酒厂,因此,胡琏以一纸派令延揽叶华成为技术课长,再加上部队中北方酿酒师傅的参与,结果酿出酒香半个世纪的金门高粱酒。

值得一提的是“宝月泉”,为金门名泉之一,源自花岗岩层的甘洌清泉,提供酿酒的绝佳活水,47年 823炮战为捐驱的前金防部副司令官赵家骧将军,生前即留下“为爱金门酒,来寻宝月泉”的脍炙人口佳句。

金门酒厂服务30多年的总顾问李荣文说,金门高粱酒除得天独厚水质,还要有空气好、高粱香、技术棒等条件,才能酿出香、醇、甘、洌的天之美禄─金门高粱酒。

金门酒厂从创厂年产量仅10多万公斤高粱酒的小厂,直到去年已经扩大为拥有金门城旧厂、金宁新厂两大厂房的金酒公司,年产量达2300万公斤,创下营业额近112亿元的傲人业绩,被天下杂志评为全国 1000大制造业中资产报酬率第二名,创造令人羡慕“金酒奇迹”。

其实,金门酒厂曾有惨淡经营的岁月,早期主要是透过公卖局销往台湾,台金交通不方便,影响金酒销售,时而滞销造成库存,所幸,高粱酒有愈陈愈香的特性,无意中创出金酒招牌的“陈高”─陈年高粱酒。

金门酒厂营业组组长李金忠说,74年时任厂长的高月,将库存五年的高粱酒重新包装为“黑金刚”陈高,继任的贾芸以“贾厂长、卖真酒”为宣传噱头,结果陈高大卖,身价由当年一瓶 200元跳到现在的1600元,而当年出厂的“黑金刚”,现在一瓶也有6000元以上身价,价格翻了好几番,有钱恐怕还买不到。

在国内各县市政府普遍闹穷中,金门县民福利包括65岁以上老人月领至少3000元、国中、国小学生免费营养午餐、读幼稚园免学费、县民搭乘公共车船免费、生育给补助、专职妈妈给津贴、高中女学生免费施打子宫颈癌疫苗等,可以称得上是全国福利模范县。

金门县民福利和建设财源,就是靠股权百分之百县营的金门酒厂酿酒赚钱的功劳,也因此,金门人昵称金门酒厂是金门的“金鸡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