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烽火中創廠金雞母 金門佳釀高粱冠全台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 8日電)台灣地區的老酒廠中,外島金門酒廠雖然是僅有56年歷史的小老弟,卻是誕生在烽火中,釀造出高粱美酒而創造出金門福利縣的「金雞母」。

唐代詩人王翰詩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傳誦1200多年,描寫戰爭與美酒密不可分的關係,創建於民國41年的金門酒廠,正是國共戰爭產物。

首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胡璉將軍在回憶錄「金門憶舊」書中,對金門酒廠創建過程,有著生動、詳實的描述。

民國38年國軍轉進金門,打了一場古寧頭大捷,總算是有了立腳之地、反攻大陸的跳板,但是五萬大軍、3萬7000居民生計成了問題, 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中,身兼福建省主席胡璉苦思解決之道。

他心想當時每個月從台灣買酒10萬瓶以上,若果把這筆買酒錢改買大米,以大米向民眾換回高粱顆,再以高粱顆製成「聞香先下馬」的蘭陵美酒,這樣下來飲高粱酒,吃大米飯,並以高粱稈為燃料,豈不一舉三得。

胡璉的構想經過研議,立即付諸行動,41年就在金門城南門開設金門酒廠前身的「九龍江酒廠」,由周新春擔任首任廠長,利用城內「寶月泉」的甘泉開始釀造高粱酒。

因為市場反應不錯,比台灣酒還便宜,一年帶來新台幣 100萬元收益,後來更以一斤高粱換一斤米的策略,鼓勵民眾廣種高粱,不但解決當時軍需和民生,意外開啟金門經濟命脈。

酒廠選在金門城,主要是看上當地的「寶月泉」,民間已有葉華成開設釀酒廠,因此,胡璉以一紙派令延攬葉華成為技術課長,再加上部隊中北方釀酒師傅的參與,結果釀出酒香半個世紀的金門高粱酒。

值得一提的是「寶月泉」,為金門名泉之一,源自花崗岩層的甘洌清泉,提供釀酒的絕佳活水,47年 823砲戰為捐驅的前金防部副司令官趙家驤將軍,生前即留下「為愛金門酒,來尋寶月泉」的膾炙人口佳句。

金門酒廠服務30多年的總顧問李榮文說,金門高粱酒除得天獨厚水質,還要有空氣好、高粱香、技術棒等條件,才能釀出香、醇、甘、洌的天之美祿─金門高粱酒。

金門酒廠從創廠年產量僅10多萬公斤高粱酒的小廠,直到去年已經擴大為擁有金門城舊廠、金寧新廠兩大廠房的金酒公司,年產量達2300萬公斤,創下營業額近112億元的傲人業績,被天下雜誌評為全國 1000大製造業中資產報酬率第二名,創造令人羨慕「金酒奇蹟」。

其實,金門酒廠曾有慘淡經營的歲月,早期主要是透過公賣局銷往台灣,台金交通不方便,影響金酒銷售,時而滯銷造成庫存,所幸,高粱酒有愈陳愈香的特性,無意中創出金酒招牌的「陳高」─陳年高粱酒。

金門酒廠營業組組長李金忠說,74年時任廠長的高月,將庫存五年的高粱酒重新包裝為「黑金剛」陳高,繼任的賈芸以「賈廠長、賣真酒」為宣傳噱頭,結果陳高大賣,身價由當年一瓶 200元跳到現在的1600元,而當年出廠的「黑金剛」,現在一瓶也有6000元以上身價,價格翻了好幾番,有錢恐怕還買不到。

在國內各縣市政府普遍鬧窮中,金門縣民福利包括65歲以上老人月領至少3000元、國中、國小學生免費營養午餐、讀幼稚園免學費、縣民搭乘公共車船免費、生育給補助、專職媽媽給津貼、高中女學生免費施打子宮頸癌疫苗等,可以稱得上是全國福利模範縣。

金門縣民福利和建設財源,就是靠股權百分之百縣營的金門酒廠釀酒賺錢的功勞,也因此,金門人暱稱金門酒廠是金門的「金雞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