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者:产量趋增 进口谷物价将走平稳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3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十五日电)在行政和立法部门通力合作下,上周通过降低黄豆、玉米、小麦大宗物资营业税后,可望维持一个月的价格平稳,再加上南美黄豆丰收,美国种植面积大增,芝加哥大宗物资期货黄豆价格呈盘跌走势,小麦也在大量增种下产量大增,业者估计,未来今年的黄豆和小麦价格将逐渐平稳。

立法院上周三读通过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增订第九条之一,大宗物资营业税降为百分之零,对稳定大宗物资价格不无小补;经过经济部工业局邀集台湾区面粉、植物油炼制、饲料、大麦制品等工业同业公会研商具体作法及时程后,可望维持至少一个月不涨价,让终端消费者稍为喘一口气。

不过,国际间玉米仍热门抢手,价格维持上扬格局,由于美国已经立法明文规定用玉米产制生质能源,造成价格从去年初起便不断上涨,去年十月起更形成陡昇格局,从每英斗 370美分左右一路攀到3月14日的559美分 (五月期货价格)。

若以 七月的价格来看,同一天的收盘价达每 英斗571美分,九月价格达每英斗573美分,显然国际市场看涨玉米;根据经济部掌握的资料显示,2007年美国种植玉米的面积为8610万英亩,今年则预估缩小为8060万英亩。

有趣的是,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但黄豆和小麦种植面积却增加;根据美国黄豆出口协会驻台湾办事处的资料显示,2006年美国黄豆种植面积达7400万英亩,2007年下降至6350万英亩,2008年再增回到7100万英亩,产量以每英亩 42至43英斗计算,至少增加3亿1500万英斗,显然有不少原先种植玉米的农户转种黄豆。

再看小麦种植面积 ,根据 美国小麦协会的资料,2007年至2008年度,美国小麦种植面积达6040万英亩,2008年至2009年度增为6180万英亩;在收成方面,2007年至2008年度美国小麦的收成达5620万公吨,预估2008年至2009年度增为6560万公吨。

台湾区植物油制炼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杨英武透露一项好消息,南美洲巴西、阿根廷三月底到四月初收割的黄豆,因风调雨顺而丰收,估计巴西可收获6100万吨,阿根廷可收获4500万吨,相对地让国际黄豆期货价格呈现盘跌。

美国黄豆出口协会驻台办事处也指出,原先市场传出中国大陆因雪灾冻死许多榨油作物,所以紧急向国际市场采购,但后来中国大陆决定释出储备的蔬菜油供应市场,纾解国际市场价格上扬压力,再加上美国黄豆也增种,若风调雨顺的话,预估今年十月初收成颇丰,价格相对平缓持稳许多。

根据市场供需原理,若需求不变而供应增加,价格会下跌,芝加哥期货市场显示,黄豆三月份的收盘价一路下跌,3月14日收盘价每英斗1352美分 (五月期货价),七月期货价同一天价格虽略增为1368美分,但九月下降为1324美分。

美国小麦协会处长卢荣锦表示,小麦分成春麦和冬麦,这两年美国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不少,等今年春麦在十月上市之后,预估届时小麦价格会逐渐平稳,接下来就是十一月播种的冬麦,隔年六月便可收成。

期货市场价格显示,小麦二月底的收盘价跌破每英斗1100美分,随后在三月份一路上扬至超过1250美分,但之后一路缓跌,3月14日收盘价每英斗 1191美分 (五月期货价),七月期货价同一天价格再降为 1162美分,九月略增为1185美分,价格呈平缓走势。

卢锦荣指出,有些农田需采取轮种模式以保持土壤中水分足够,例如先前种过小麦的农田,随后要改种玉米或黄豆,否则保持种植同一种作物会遭致病虫害,反而不利收成,因此这三种息息相关的农作物,未来仍维持此消彼长的态势。

相关新闻
中国财政收入缩水 跌幅创一年多来新高
中国科技业内卷加剧 员工被迫忍受长工时
马斯克重登世界首富 黄仁勋身价飙升
奢侈品市场两极化 Gucci欲重塑品牌挽颓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