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隐瞒事实 抗忧郁药副作用惊人

人气 3213
标签:

【大纪元3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简鸿梅综合编译)英国药物暨保健品监管署(MHRA) 3月6日发布报告中表示,抗忧郁药克忧果(Seroxat)可使服药者出现自杀倾向。

针对服用抗忧郁剂克忧果(Seroxat)的患者进行了长达四年之调查后,MHRA最终要求英国立法机关修改药物临床测试的相关法律规定﹕制药厂必须将药物测试的结果更加透明化,即使有负面的结果也应该让大众知道。

制造克忧果的英商葛兰素史克药厂(GlaxoSmithKline )日前被控,自1998年该药厂在他们自己的测试中,就已经发现克忧果不仅无法减轻病人抑郁的症状,还可能引发青春期(18岁以下)患者自杀的意图。

直到2003年,葛兰素史克药厂才将此结果通知英国药政主管机关。开始时葛兰素史克药厂矢口否认隐瞒事实真相。直到其他医学机构所发表的九篇研究报告联合证实后﹐才承认事实。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早在2004年的听证会中,证实抗忧郁药物有导致自杀冲动的副作用。FDA指出﹐在研究阶段药厂就发现抗忧郁药物有导致自杀的副作用,但在庞大利益的驱使下,制药界却隐瞒不公布,甚至把自杀冲动归咎于忧郁症患者本身。

但是﹐这些警告并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引起足够的重视。台湾卫生署曾于2007年提醒“病患服用抗忧郁药品期间,可能产生自杀念头和行为的危险,应须严密监控其病情”。诸如此类的官方警告,如果没有特别提出来,真正会看到的人实在有限。

还有些非精神专科的医生,为增进疗效,甚至将某些病因诊断是因为情绪问题 (忧郁)而引起,并直接给予抗忧郁药物。加上当代人爱吃药的习惯,抗忧郁药物有无被滥用状况值得大家重视。

根据近年的报导,因长期服用抗忧郁药而导致悲剧的典型个案包括巨星玛丽莲梦露、港星张国荣、及演艺谐星倪敏然等。他们都不约而同因压力而求助于精神科医师与精神药物,从而长期服用大量镇定与抗忧郁药物。有分析认为他们的突发自杀行为或许与药物本身所引起的副作用有关。

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前,最好能提高警觉,先仔细了解其可能引发的副作用以及服用的必要性。切勿因一时的压力与情绪问题,而换来无法弥补的伤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抗忧郁药新发现 有效治疗口吃
中风后情绪失控 抗忧郁药改善情形
长寿不是梦? 抗忧郁药物可延长虫类寿命
六药混合吃 希斯莱杰中毒猝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