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如:期待司法多些沟通和理解

陈惠如

标签: ,

【大纪元3月8日讯】记得不久前因偶然进了一家面店吃面,因店内生意清淡别无其他客人,老板和友人就在店内闲聊起来,两个人说的是这名友人委托律师向法院起诉请求将共有土地进行分割,不料法官却反而采用对方提出的分割方案,判给他的土地不是他想要的。老板和那位友人于是七嘴八舌也略带气愤的说起,人家不花钱请律师的都可以得到想要的判决结果,花钱请律师的反而没用,还怀疑法官是不是收了对方好处,另外又说起律师竟然还建议上诉,钱都给律师赚走了,最后的大赢家其实是律师……。

执业以来,时常听到新来的委托人抱怨原审判决的法官或之前委任的律师如何如何不好。例如有怀疑法官可能有收到好处,所以在法庭上才会百般刁难态度恶劣的,还问起事务所是不是也有管道。除了有抱怨前任律师专业能力不足的,还有怀疑律师可能和对方律师串通出卖自己的,原因是双方律师在庭外有说有笑等等。不过若是仔细检视委托人带来的卷证资料,再加上委托人的补充陈述,原审的审理过程大概已经可以还原大半,就个人经验而言,这些被委托人极度质疑的判决内容和前任律师的攻击防御策略,看来大部分是没什么问题,要说是法官乱判或是被律师出卖,可能言过其实了。我想这大概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委托人才会对法官或律师有如此多的不满。应该是有什么地方被误解了。

就像是这个面店老板和友人的谈话,这其中或许是有什么误会。或许法官表现的比较不耐烦吧?或许是律师,既没有在事前将裁判分割共有物的审理过程及判决可能结果作充分说明,又没有在事后把为何建议上诉的理由解释清楚吧?诉讼本来就有胜败,当原告的不表示就比较有胜算,尤其是裁判分割共有物的诉讼,不论是原告或被告都可以提出自己主张的分割方案,法律甚至允许在法官也可以判出一个原告和被告都没提出的分割方法,不过这倒不是法官收了好处,也不是律师没有尽力,判决可能不是任何一方都最满意的结果,但或许反而对全体共有人最为有利。

虽然法官判决并没有违法,可是若在法庭上态度恶劣,那么纵使再好的判决可能都无法让当事人(尤其是败诉的一方)信服;律师纵使再努力,若是不能和委托人间有充分的沟通,再有效的攻击防御策略也无法对委托人(尤其是败诉的一方)有所交待。期待新的一年,律师和委托人之间,当事人和法院之间,都能有多一些的沟通,多一些的理解,如此裁判才能让当事人真正信服,律师才能算是给委托人一个真正的交待。(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朱婉琪:2007年中国人权回顾及评论
上万名访民上书两会 争取人权
古金男:日本八王子案的启示
古金男:给台湾司法的新年期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