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台六条意见加强外媒在华采访规定

标签:

【大纪元4月1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采访报导)中国政府《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于2007年1月1号实施;最近,宣传部门下发文件,就加强实施这个规定的管理工作提出六条意见。无国界记者组织表示,这个文件包含一些积极因素,但是中国政府并没有放弃对新闻的审查。

据无国界记者组织的消息,相关宣传部门就加强《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实施过程中管理工作的六条意见包括:制定一个应对外国记者采访的策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主动影响并引导境外舆论,营造互联网上的正面舆论强势,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组织相关干部的素质培训。

无国界记者组织31号的发言稿说,这个文件“包含一些积极因素,比如对官员的素质培训,为外国记者举行新闻发布会等,但是这个文件也对新闻和信息的自由流通带来了严重障碍。”无国界记者组织发言人和亚洲部主任布鲁塞尔接受电话采访时也指出,这个文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布鲁塞尔:“这个文件给人的印象是,政府对于推动公共关系的现代化有一个善意的方针。文件要求地方官员改善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技能,这是积极因素。但是这个文件也表明,政府忍不住要控制新闻。”

在谈到对文件中所谓“应对外国记者采访策略”作何理解时,布鲁塞尔谈了他的一个观察:中国一些官员传统上喜欢回避外国记者的问题—

布鲁塞尔:“他们只回答自己想回答的问题,如果是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就打官腔敷衍过去。”

这位无国界记者组织的官员表示,“所谓主动影响并引导境外舆论, 营造互联网上的正面舆论强势”的提法是消极的,他说—

布鲁塞尔:“当局要求建立一个宣传系统,目的是有选择地向外国媒体提供讯息--单方面的讯息,而不是全面的讯息,这是把当局的观点强加给外国媒体。另一个消极因素是,政府要加强互联网上的评论工作,提高互联网掌握舆论导向的水平。”

新闻从业人员、中国问题评论家李洪宽表示,中国当局管制新闻的方针不会变—

李洪宽:“北京对新闻的态度以及对于言论自由的立场是一贯坚定的,而且也是非常清楚的:就是一定要管制、引导、控制,不可能有任何更改。记者无国界组织为什么还要表扬中国政府呢?可能是有策略的考虑,因为最近他们的组织在西藏风波和抵制奥运方面做了很多事情,它给中国政府一点甜头,可能是一个策略考虑。”

记者:“他没有表扬中国政府,只说这个文件也有积极因素。”

李洪宽:“记者无国界的人说中国政府行为有积极因素的话,是非常滑稽的,因为中国政府在控制新闻媒体这方面,按照西方标准,绝对没有任何积极因素,只能说它的管制更加微妙化,只能说是更高明的倒退。”

无国界记者组织的新闻稿说,再有几个月,成千上万采访奥运的记者将陆续去到中国,中国在这个时候却激烈指责外国媒体对中国有偏见,这个指责是令人无法接受的。(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石油吉林公司多批工人不畏打压 持续上访
马英九胜选 美官员说明对两岸五点期待
奥运主场馆地区不愿搬迁的居民面临被强拆
《百姓》原班底纷纷离职 编辑徐锋遭撤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