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尹启铭:松绑40%投资与产业限制将通盘考量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淑芳台北十一日电)准经济部长尹启铭接受中央社专访表示,部分民众对于“完全松绑”企业登陆投资40%上限仍有疑虑,新政府将把松绑40%上限、松绑登陆投资产业别限制纳入通盘考量,以创造两岸企业策略联盟平台,让台湾成为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的门户,台湾的安全与政治地位自然会提高。

两岸经贸松绑,放宽企业赴中国投资不得逾净值40%的限制,是总统当选人马英九的重要政见,企业界期待“马”上就落实。

尹启铭接受中央社专访时表示,松绑40%投资上限和放宽登陆投资产业别限制,经济部会列为最优先施政项目。

不过,他坦言,松绑40%投资上限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除了经济层面,还涉及心理、政治层面因素,“百姓对于完全松绑,有一大部分仍有疑虑”,虽然从实务面来看,他认为投资上限应百分之百松绑,但心理、政治因素还是要考量。

尹启铭说,很多上市柜公司登陆投资金额已濒临满水位,这个限制应该调整,但只锁定松绑40%上限太“low-end”,松绑投资上限不是只为了帮企业解套,背后还有更重要的策略思维。

他说,政府对于企业登陆投资设有行业别限制,例如制造业的 LCD面板前段制程、IC设计、石化上游等都不准登“陆”投资,服务业不只银行不准去,连当铺也不准去。松绑投资上限,在策略上是为了让企业更能发挥能量,灵活运用各种营运模式,结合中国大陆优势条件和跨国企业之力,一起布局全球。

尹启铭认为,检讨40%投资上限,应与松绑产业别限制一起通盘考量,甚至与陆资来台投资一起列入考量,原则上要把陆资视为“等同”外资,陆资来台投资视同外人直接投资(FDI)处理。

他说,一旦 40%投资上限松绑、登陆投资产业别限制松绑,又开放陆资来台投资,两岸企业可互相投资、组成策略联盟,就能吸引跨国企业加入此一合作平台。毕竟对跨国企业来说,到中国投资风险仍高,若能透过台湾企业的语言、文化、人脉等优势进军中国,成功机会大增。

他表示,如果台湾能作为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的门户,台湾的安全、国际地位自然就会提高。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2005年封面报导“Why TaiwanMatters”(台湾为何重要),就是这样的道理。

尹启铭强调,谈两岸经贸正常化,如果“把政治放在前面,(结果可能)什么都没有;把经济放在前面,政治力量也会跟着提升”。

新政府上台后,现行两岸经贸法规将全盘大翻修,很多只涉及行政办法修订,时程可以很快。

尹启铭笑着说,很多办法其实相关部会早已拟好,只是过去碍于政策或政治因素而没有进展,未来凡是经济部可单独处理的事,他会很快来处理,涉及跨部会协调的部分,时程较难预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