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铅球的诞生注入灵魂:辻谷政久

人气 100
标签:

【大纪元5月22日讯】在中国当局武力镇压西藏事件后,各国谴责声不断,跟中国临近的日本,却迟迟不见有人公开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前不久,一位不起眼老伯的举措震撼了日本社会。

今年七十五岁高龄的老伯辻谷政久(Tsujidani Msahisa),拥有世界一流的铅球制作手艺,他制作出来的铅球,在铅球选手中评价甚高,连续三届奥运投掷铅球金银铜牌奖得主使用的铅球都是他亲手制作的。

但由于中共对西藏僧侣的武力镇压,辻谷公开表示拒绝为北京奥运制作投掷用铅球。

三十二个铅球失踪,一夕成名

十六年前,初次获选担任制作奥运比赛用投掷铅球的责任,辻谷事前就已经寄出三十二个手工铅球,然而就在奥运开幕的前几天,主办单位发现辻谷制作的铅球中有十六个铅球不翼而飞,于是辻谷只好再赶工做出十六个铅球邮寄过去。幸亏铅球项目在奥运开始的一周后举行,及时地将铅球运到会场。然而赛事完毕后,后备的十六个铅球又再次不翼而飞了。

原来,投掷铅球的选手没有自己专用的铅球,只能在赛事当天由大会提供,选手们从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铅球,由于舒适合手,因此铅球被选手偷偷拿回去作为私用。

由于事件关乎西班牙以及奥运主办单位的面子问题,铅球失踪事件不了了之,但铅球制作人辻谷先生因而在业界一夕成名。四年后,一九九六年第廿六届美国亚特兰大奥运赛事场上,辻谷工业制作的铅球,独占所有铅球投掷项目。

讲究重力重心,逐一打磨

辻谷工业的手工铅球,直径为十一至十三釐米,但重量却有七点二六公斤,不靠电脑车床,每一个铅球的诞生,都注入辻谷制作的心血。拥有近四十年铅球制作经验的辻谷,凭着感觉去判断铅球的重心,一一加以用心打磨。


拥有近四十年铅球制作经验的辻谷,凭着感觉去打磨铅球。

前日本铅球教练小山裕三对这个讲究重力重心的制球过程珍惜万分,他说:“握着辻谷的铅球很融洽,感到与铅球已经融为一体。”

当初拿手工铅球去奥委会申请时,辻谷曾经遭到嘲讽讪笑。他直言,只要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将其做好,不管别人怎样嘲笑绝不在意。凭借这份坚持,辻谷最终得到西班牙巴塞隆纳奥运会的使用认可。


辻谷政久拥有世界一流的铅球制作手艺。

陈旧木楼,成就奥运铅球

辻谷工业的厂房位在日本琦玉县富士见市商店街一角的一座陈旧两层木楼,一楼作为工厂,二楼是辻谷一家人的住所,表面看上去与一般的旧民宅没啥区别。当我们到达时,慈祥朴实的辻谷先生已经在门口迎接,他微微笑地说:“不出来迎接,很难找到的。”的确,怎么也想像不到在这个不起眼的陈旧日式民宅区里,不大的厂房却诞生出世界一流的铅球。

有纪录显示,出自辻谷之手的铅球,可以令选手在投掷铅球时,在空中飞距拉开一至二米的距离。故辻谷制作的铅球在业界相当出名。连续三届奥运金银铜奖牌得主所选用的铅球,全都出自于辻谷之手。


出自辻谷之手的铅球,可以令选手在投掷时,在空中飞距拉开一至二米的距离。

重心的位置决定投掷铅球的距离,所以制作铅球的重心就成为铅球品质的关键。

在辻谷制造的铅球还没有站上国际舞台之前,大部分的铅球制作都是经过数码车床制造。但比赛用的铅球规格严格,一个重达七点二六公斤的铅球,只能有五克至二十五克的差值,很多依靠数码电动车床生产出的铅球,都达不到如此精密严格的规格,不良品高达七成,令很多订购商却步,因此最后订单都转向手工制作的辻谷工业。

制作铅球的打磨完全依靠感觉,制作过程非常细致且相当耗时。辻谷说,铅球订单不断,且制作时间也十分有限。铸模工作也很辛苦,因为室内温度会影响铸造出来的铁球膨胀或缩小。

婉拒技术输出,坚守做人原则

辻谷工业的技术不单停留在铅球方面,其他小型金属的手工打磨也享誉业界,不断有人出资要求他释出相关技术,包括巴基斯坦、巴西、美国、印度等国。美国方面曾经有人三番两次前来拜访,表示愿意出价三亿日元邀请辻谷担任海外技术指导,去年一月中国方面也有人找他,但都被他一一婉拒。

眼看一笔一笔交易付诸流水,辻谷太太及孩子都难以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执著。但是对于辻谷来说,这样的技术是经过长年的经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传授得了的。同时也是因接受多位人士的建议及智慧,才有今天的成绩,如果将此技术输出海外,等于是出卖了他们。他说,这也许是他做人的准则。

铅球有生命,可以与之沟通

谈起铅球制作,辻谷马上滔滔不绝。最初,从材料应用、选材等经验,都是他从零开始学习起,并亲自前往铸造公司学艺,学习及感触各种金属的特质。因为四季不同的气候都会影响到金属材质的密度,因此冬天与夏天铸造出的半成品,冷却时间不同,相差一天,而且大小也相异。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总算摸清了它们的特性。

辻谷表示,即使这样,每个铅球并非千篇一律,各有其特性。辻谷就像在谈一件开心的事情,他说,“很有意思,铅球跟人的脾气很像。”

每次在开始打磨前,他会手握着铅球询问,“你那边比较硬?”自然铅球就会有反应。他解释说,敲打一下铅球就会产生声音传导,他就是通过铅球的回答来判断打磨的方向,找到重心的平衡点。辻谷接着说,“你别看铅球好像没有生命,其实都有生命,可以跟它沟通上。”他直言,一个铅球的诞生,就像注入自己的灵魂一样,所以他认为铅球就等于是自己的分身。

也因此,如果自己心情不好,或者状态不稳定时,铅球也会有反应,所以做出来的东西都是不良品。因此他在心情不好时,会停止工作。


辻谷公开拒绝提供北京奥运铅球后,收到上百通支持的电话。

坚持人权与正义 别无他选

由于公司连续三次“独占”奥林匹克大会竞技场上的铅球使用权,因此北京奥运开办一年前就不断有人联络辻谷,商谈提供铅球的事宜。而他另有想法。

早在二零零四年看到日本足球代表队在重庆遭到当地观战民众的粗暴侮辱时,辻谷就非常不理解。隔年在大陆发生了反日游行,尤其看到中共公安对向日本大使馆扔掷石头的人群视而不见、不去制止时,他说:“当时我就明白,原来所谓的反日游行是中共在背后操控。”

之后随着媒体不断地揭露,中国产的有毒食品,以及看到发生在中国的人权迫害等事情,导致最后回应中方是否应邀制作奥运用手工铅球决定时,答案立判——拒绝。

对于中共提出体育与政治应该分开的说法,他认为,“根本的问题是一样的,不珍惜人的生命,难道会重视体育吗?”“一边对人权进行打压,另一边却举着象征自由和平人权的火炬,这种行为不会得到世人认同的。”他摇头说道:“犹如一只手拿着火炬,另一只手却拿着大刀。”

自从辻谷公开表示拒绝提供铅球后,给日本社会带来十分大的波动。他表示收到上百通电话的赞同及感谢,甚至连明信片、信件也不断涌入。他微笑地说:“没想到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他接着说,自己并不觉得做了什么伟大的举动,想不到连海外的媒体也打电话来要求采访。事实上,就在我们前往采访的同时,已经有另一家日本电台在一旁等候了。

最后他说:“看到现在的新闻,觉得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这样侵害人权的国家没有资格举办奥运。虽然觉得对那些铅球竞赛的选手有些歉意,但是作为一个‘职人’应有的气魄,并非只要出名就好,而是要付上自己的真诚实意才是最重要的。”

为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提供铅球,是辻谷先生目前的目标。

经历战争,正义反对残害

坚持手工制作的辻谷,怀念消逝的手工年代,他说,以前虽然没有特别的鉴别机器,但是们都从生活经验中积累智慧与经验,往往比课本上所传授的知识还实用。

辻谷生于一九三三年,谈到儿时的经历,老先生露出童真的一面,叙述当年印象最深刻的小学经历。谈话间,赤子之心表露无遗。

二次大战结束前,当时小学六年级、住在东京的辻谷说,那时几乎每天都要躲空袭,学校老师于是教孩子们如何辨认空袭炸弹的方向并逃躲。

辻谷记忆犹新地说:“听到空袭警报之后,舔一下手指,指向天空,接着感觉风向,朝风向相反的方向逃跑。”原来,炸弹的时速会搅动风向。而“如果看到天空有一个圆点,就赶快逃开。”

他解释说,空袭的炸弹都是长型的圆筒,如果看到是一个长型的就说明那个炸弹并非朝向自己的方向飞来,但看到黑色的圆点则说明这个炸弹正朝向自己的位置飞来。所以老师叫他们赶快朝其他方向逃开。

尽管很多时候依靠老师教导的方法避过空袭灾难,然而残酷的战争年代也使他看着平时一同嬉戏的同学失去生命却无力挽回。

辻谷永远记得,小学毕业典礼是三月十五日,但几位同班同学在三月十日那天的空袭中丧生。毕业典礼上,那几位同学再也见不到了……

这个深刻的记忆,导致日后辻谷看到无辜的百姓遭到残害,油然而生一份正义感。

正直的价值观,纯朴持守

在附近经营水上运动器材,今年四十五岁的辻谷先生长子友孝,在采访中一直默默地坐在旁边,很少插话。其间,辻谷先生的电话响个不停,还有其他媒体打电话来询问采访时间。

在辻谷先生接电话的同时,记者有机会询问辻谷友孝对父亲的感觉,他低声地说:“从小父亲很严格,很少跟父亲聊天。今天还是第一次听父亲说小时候的故事。”辻谷友孝形容父亲非常唠叨,从小对兄妹五人要求甚严。他举例说,父亲要求吃饭不能出声、坐时要有坐姿、筷子应有正确的放法、不能浪费米饭及吃饭不能看电视等。虽说如此,友孝先生也笑着说,自己也是用同样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孩子。

对于父亲这次拒绝提供铅球给北京奥运举办单位,他淡淡地说:“没意见,拒绝也没啥不妥。”

自从拒绝事件在媒体曝光后,辻谷不断应付多家海内外采访媒体,有时一天同时接受五家媒体的专访。但对于媒体如何报导、何时报导,辻谷并不过问。甚至连日本国内的电视台报导内容,父子俩也异口同声说:“没有啥好看的,说来说去都是那些。”父子俩纯朴中又带点坚持的个性,展露无遗。◇──转自《新纪元周刊》◇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拼奥运  铅球国手张铭煌向21公尺50挑战
角逐北京奥运 八种运动三十七人取得资格
培英国中,囊括中运会十八金
日本铅球制作人 拒提供铅球给北京奥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