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玲:莎士比亚书店

胡慧玲

人气 6

【大纪元5月28日讯】巴黎塞纳河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可能是史上最著名的独立书店。

店东雪维儿‧毕奇〈Sylvia Beach〉是美国长老教会牧师的女儿,十四岁时,因父亲职务调动,举家迁往巴黎,从此结下深缘。她爱书,对开书店情有独钟,由于人生的种种偶然和必然,一九一九年,她在巴黎开了一家专卖英文书的“莎士比亚书店”。开业廿四年,作者、读者、编者具一时俊彦,走马灯般,在彼处相遇,擦撞出无数火花。日后,凡讲到二十世纪上半的巴黎绝代风华,没有人能遗漏莎士比亚书店。

莎士比亚书店既卖书,又借书。毕奇女士买进了她喜欢的书,与巴黎人分享,采率性经营法。她说:“我不用目录,宁可让人们自己寻找,发现自己多不常看书;且没有借书卡索引…”漂鸟似的各国艺文人士,干脆寄籍在此,她像娘亲,提供邮局收发、货币汇兑、慈善融资和出版的多角化服务。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德烈‧纪德是书店早期的会员,毕奇形容他:“高而迷人,戴着宽边帽,肩上不是披着披肩,就是披着某一种泰迪熊外套…”一九三六年,硝烟四起,经济萧条,书店经营困难,纪德得知毕奇女士考虑歇业,他说:“我们不能放弃!”他号召两百个朋友,每人出两百法郎充当两年会费,作家们轮流在书店朗读他们尚未出版的作品,书店枯木逢春般活起来,成了战前的重要文化堡垒。

海明威自称是该书店的最佳顾客,他读完书店所有出版品,也遍览法文书籍,贡献不少银两。二次大战时,德军占领巴黎,书店被迫歇业,毕奇女士被关进集中营半年;海明威去当战地记者,组织人员参与巴黎的解放工作。解放前后的激烈巷战中,海明威搭乘吉普车,手持机关枪,像电影的英雄凯旋场面,在街道窗边住家的欢呼声中,解放书店,拯救毕奇女士。一番梳洗和叙旧后,他带着人马走了,说:“接下来,要去解放丽池饭店的酒窖。”

莎士比亚书店的一页页传奇,说不尽道不完。传奇中的传奇,是毕奇女士排除万难,出版当时的禁书,乔伊斯的旷世巨著《尤利西斯》。在她眼中,乔伊斯有神般的地位,她说,他真的怕很多东西,…他怕高、怕海、怕感染,然后又很迷信,全家皆然,“但我想他之所以养成这种畏惧的习惯,是为了平衡他在文艺上的无所畏惧。”

独立书店是美好的种子。如今台湾也有散布南北的,几家风格鲜明的独立书店。地利之便,我最常去永和的“小小书房”。骑铁马,从信义路转罗斯福路转水源路,颤危危骑上窄窄的永福桥,下桥拐两弯就到了。小小书房温润的灯光,透出门廊。美好的,与人与书的遇合,又将开始。

──原载《TaiwanNews财经文化周刊》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日本最大二手书店圣地亚哥设新店
【看耶鲁】陈凯耶鲁签书 畅谈自由
女人十大必读好书  票选活动展开
英推出莎士比亚剧作漫画版 轰动英国亚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