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落实节能减碳 英法荷政策引导绿色运输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1日报导】节能减碳口号响亮 无车日省思之二(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二十一日电)进入市区要收“塞车税”!在市区内随时租得到“公共自行车”,毫发无伤退还租金免费使用!公务员骑自行车上班,交通津贴比开车上班还多!别怀疑,这是英国伦敦、法国巴黎、里昂及低地国荷兰的绿色交通政策,也是“无车日”精神的延伸,值得台湾借镜。

“无车日”的口号“In town, without my car”,是法国土地规划及环境部在1988年九月二十二日发起,民众热烈响应,并逐渐注意到车辆对城市生活带来的空气污染、塞车、噪音、健康及生活品质下降等问题,在欧洲各国政府的创意发想下深入民间,成为具体可行的政策。

大众习已为常、以汽车为主的运输方式,要改变谈何容易!不过,英国伦敦市前市长李文斯顿((KenLivingstone) 2003年开征“塞车税”,所得全数用来改善市区大众运输系统,初期遇到极大阻力仍展现魄力施行,之后数个月后,伦敦市区就因车流量减少,出现塞车改善、空气变好民众生活品质提升等效益,还意外带动甚至促成观光产业发展,也因此,让李文斯顿在2004年顺利连任。

影响所及,纽约市长彭博在今年四月也提出征收“塞车税”构想,但初步民调支持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七,阻力仍大。

千里步道筹画中心执行长周圣心说,征“塞车税”只是减少城市车流量的一种方式,自行车已被公认是最环保、健康的城市短程交通工具,在一般道路上规划专用路权自行车道、取消路边汽车停车格设自行车停车格等,可营造对铁马族友善、降低汽车族开车意愿环境。

“无车日”发源地法国,里昂、巴黎在市区内为数可观的“公共自行车”,则被视为另一项成功的城市绿色运输政策。

法国第二大城里昂市2005年开始推动政府零出资的公共自行车租借计划,由广告商出资,利用自行车上的广告及低廉的自行车租金维系运作,初期共有两千六百辆自行车、两百四十三个自行车租借站,两年来共有一千万人次使用,至2007 年止,公共自行车已成长至四千辆,三百四十三个租借站。

法国首都巴黎市也在2007年七月引进里昂的公共自行车租借计划,共有两万多辆公共自行车、一千四、五百个租借点。

但与里昂不同的是,巴黎市采高额租金无损奉还、使用三十分钟归还免租金等政策,大大提高公共自行车租借率,更使自行车成为城市内短程交通的主力。

台北市政府今年年初也提出公共自行车租借计划,曾参与计划讨论的台湾绿党绿色运输支党部前召集人徐文彦指出,台北市的公共自行车不但由政府出资经营、试办范围还局限在信义计划区方圆两公里内,他直言,官员不了解什么是绿色运输的精神,若计划未修正,“未上路就已注定失败”。

徐文彦说,自行车的合理通勤距离为五公里到十公里,少或多于这个距离都不适合,在信义计划区周遭两公里试办公共自行车租借,“只会让行人变成单车骑士,根本达不到减碳效果”。

荷兰全国已有高达一千八百多万辆自行车,比全国人口总数还多,国民爱好自行车勇冠全球,虽然如此,荷兰政府今年七月还是调高了公务员骑自行车上班的交通津贴达到开车上班者的三倍,奖励单车通勤者为节能减碳做的贡献。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无车日”引进台湾已经七年,但绿色运输的精神却从来没有生根,政府仍习惯“拓宽”、“开路”等传统“改善交通”思维,以致减碳口号喊得响亮,汽机车却依然逐年成长,看看上述国家的经验,或许,当政治人物开始学会“为难汽车族、为难选票”,自行车才能真正从“运动休闲用品”变成“通勤交通工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