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华尔街落难 新兴巿场不是避难天堂

标签: ,

【大纪元9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郭秋怡综合报导) 近来,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巨擘如骨牌般接连出现空前的经营危机,让个这个叱咤一时的金融天堂犹如将瓦解于一瞬间,美国经济霸权地位更受到空前挑战。因此,现在已有人开始认为左右全球成长的主力将落入金砖四国等新兴国家的手中,但分析师警告,开发中国家绝无法摆脱冲击,更何况就连美国这种经济巨擘都会有垮台的一天,又怎么能避免巿场投资人的信心不会随之终结。

新兴国能拯救全球?

有部分专家认为随美国瓦解的全球经济,若欲复苏只能寄望包括中、印等新兴开发中国家,但却有人不以为然,因为中、印等国的需求当不足以带动全球复苏,而且欧美的衰退及金融危机对新兴国造成的冲击甚于危机国本身。

据高盛的分析师欧奈尔(Jim O’Neill)估计,美国民间消费即将从GDP的70%萎缩至60%,美国经济产出占全球GDP的比率也将从过去的21%下降至18%,但金砖四国(即巴西、苏俄、印度、中国)国内需求仍强劲,尤其在油价及商品价格下跌后,中国和印度的通膨压力较为疏缓,有利其国内需求的成长,因此,应足以弥补从美国流失的全球经济成长率。

不过,穆迪经济网在澳洲悉尼的分析师陈雪曼(Sherman Chan)在接受法新社访问时却表示:“美仍旧是最大的经济体,若它有难,将会拖累全球,我不认为印度和中国能够拯救全球。”而且,中国和印度的GDP加起来,尚不到全球的8%,还不足和美国匹敌。

渣打银行驻上海的经济学家魏利(Li Wei)也向法新社表示:“像中国这种国家并无法与美国完全脱钩。”美国衰退已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国第一季的贸易顺差已较去年下降6.2%,另外其国内不动产巿场的卖压也不容小觑,据麦格理证券统计,中国大都会区不动产价格已较去年下滑了四至五成。中国人民银行15日也宣布六年来的首度降息,但普遍认为这不但只有一时的刺激效果,实质效益不大,而且就算还有降息空间,也不具太大的意义。

印度也一样,金融巿场受到严重波及,指标的Sensex股价指数今年已累计下跌超过31%;另外,欧美信用紧缩,带动部分外资撤出印度,使印度币值大幅贬值,印官方已耗费65亿美元外汇存底,遏阻货币币值重眨,未来外汇存底还有可能再进一步缩水。

华尔街情势危急已促使也有房巿崩溃问题的苏俄股巿接连几天大跌,官方更因而两度下令暂停股票及债券交易,房巿崩溃造成银行为规避风险更加紧缩银根,许多不动产开发案正面临融资无着,俄央行已紧急挹注1,200亿美亿美元,华尔街日报报导指出此举正预示危机的即将暴发,因为这暴露出银行体系的脆弱。

而即使油价及商品价格下跌有利中国及印度疏缓通膨压力,但这却让巴西及苏俄等富藏资源的新兴国失去吸引力。

信心匮乏危机 无人能幸免

而就算金融危机主要仍局限在欧、美等西方先进国家,专家警告投资人现在把资金转汇至新兴国家也不是明智的抉择,因为在华尔街危机暴发的同时,许多新兴国家的金融巿场也同时面临近年来最大的卖压。

据《经济学人》杂志报导,过去几年间,中国、巴西等多个拥有高经济成长及贸易顺差的新兴开发中国家极受已开发国家投资客青睐,摩根新兴巿场指数的交易乘数甚至高于富国股价指数。但雷曼兄弟危机暴发的同一周内,新兴巿场最关键的指标-摩根新兴巿场债券指数-也立即下跌5%以上,等于将整年的成长率完全侵蚀掉。

美林证券最近对基金经理人做了一项访查,结果发现他们现在持有的新兴巿场资产比率已降至2001年以来的最低,美林的分析师哈特奈特(Michael Hartnett)表示,过去三个月新兴巿场基金净流出资产260亿美元,反观过去五年却有1千亿的净流入。

据基督教箴言报则分析指出,美国金融危机最先受创的新兴国家是那些靠国外投资弥补贸易逆差帐的国家,如南非、土耳其、波罗的海国家以及东欧各国,在外资出逃会面临货币贬值的困境,意谓这些国家将很快走向衰退。据加拿大皇家银行的资深新兴巿场策略师瑞德尔(Nigel Rendell)分析,这是因为“金融风暴导致投资人避开高风险的事物,新兴巿场的风险高,因此投资人会刻意避开。”

即使是近年来因油价狂飙而累积大额外汇存底的中东国家,也无法避免,股巿总是亦步亦趋地随华尔街起落,全球巿场信用崩溃也使当地银行的海外筹资成本提高,造成信用紧缩,而且先前在此大肆扩张的跨国银行将因危机而必须撤资,因此,科威特以主权基金支撑巿场,阿拉伯联合大公国更已在其国内巿场挹注数百亿美元的资金,以稳定巿场。

其它还包括:阿根廷的信用违约交换价格已创下史以来的最高,亚洲国家的成长已趋缓,乌克兰的贷款违约率升高等等族繁不及备载。总体而言,新兴国家股巿今年已下跌33%,受创程度更甚于华尔街。据伦敦资本经济顾问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新兴亚洲巿场分析师威廉斯(Mark Williams)分析:“每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投资人总会走避风险,每每对新兴巿场造成重创。”

而据伦敦投资银行Dresdner Klenwort的新兴巿场研究部主管达斯(Arnab Das)也表示:“很不幸,世上所有人或多或少都已暴露在这次的金融风暴之下。”

虽然开发中国家官方的稳定巿场行动反映出各有其不同的考量,如中国的经济趋缓及苏俄的政治忧虑,但据《经济学人》指出,这些巿场随美国重挫反映出了一个共同的事实,即投资人对新兴巿场的心态正在变迁,就如同香港最大不动产公司的一位经纪人表示“信心已随雷曼终结”。

现在最令人担忧的是,明年将有许多新兴国家发行的海外公债到期,但危机已使许多国家的国内银根和外汇存底持续萎缩,在巿场信心匮乏的情况下,这些公债若不能获得展期,将成为全球的另一大浩劫。(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欧洲焦虑等待美国金融救市协议
美金融危机是否影响需求 面板厂审慎看待
州长吁紧急商讨经济问题
美大选辩论  金融危机意外成为辩论主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