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两岸三地中秋节 祭祀庆典各不同

人气 27
标签:

【大纪元10月4日讯】(大纪元综合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传说唐太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香港庆祝2009年中秋举行的火龙舞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香港在2009年为中秋举行的庆祝活动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即蒙古)”讯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


2009年9月,在重庆一个展览中心,一个小孩爬在一个塑料月饼上玩耍 图片来源:大纪元资料图片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 、 “月节”、“月夕” 、“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 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 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香港市民在中秋节进香祷告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关于中秋节来源的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渐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香港在2009年为中秋举行的庆祝活动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香港在2009年为中秋举行的庆祝活动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香港在2009年为中秋举行的庆祝活动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2009年9月19日晚,农历八月初一,厦门市博饼民俗园里,首届中秋拜月祭典举办,几十位身着唐装的祭祀人员进行拜月祭典,祭典分“请月、祭月、拜月”三部分,在清雅的音乐中,上演着传统的“请月敬香”、“三祭酒”、“焚月光纸”、“诵祭文”、“众人拜月”等礼节。图片来源:大纪元资料图片


台湾庆祝中秋节,真人扮秀模仿嫦娥奔月 图片来源:中央社


台湾民众庆祝2009年中秋 图片来源:中央社


部分台湾受到水灾的灾民在中秋节以烧烤的方式来庆祝 图片来源:中央社


台湾日月潭中秋晚会,观众挤爆头 图片来源:中央社

相关新闻
神韵再临加拿大 总理连续6次庆贺
苏治芬北港总部成立 积极备战
月饼热量高 慢性病患宜注意
2蛋黄酥1柚子 扁北所过中秋情绪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