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晶圆面板登陆 员工怕失业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友芳、陈梅英/综合报导〕马英九将开放十二吋晶圆厂、面板前段制程赴中投资,相关产业员工多忧心忡忡,竹科人担心引发失业危机,一位面板厂长甚至哀怨的说,“一旦面板厂到中国设厂,自己恐怕会变成台劳”。

*面板厂长 担心变成台劳*

竹科半导体业一位高阶主管指出,一座十二吋厂投资额至少逾千亿元,人力需求也在一到二千人之谱,目前台湾可说是全世界十二吋厂最密集之地,生产制造技术竞争力很强,大幅领先中国。

这位主管认为,政策放宽十二吋晶圆厂登陆,先进制程九十奈米也在考虑开放范围之内,这等于技术输出,帮助中国壮大半导体业;同时,厂商登陆设厂,也会就近在中国聘请当地员工,台湾就业机会相对会减少。

一位十二吋厂女技术员表示,厂商过去在台湾陆续投资兴建十二吋厂,但景气不好,投资行动就会放慢下来,甚至已生产的十二吋厂受不景气冲击,还会停产放无薪假,今年初就出现这样情形。如果政策开放十二吋厂登陆,中国投资成本较低,市场又较大,势必吸引业者前往投资设厂,一旦遇到不景气,台湾员工将不只是短期放无薪假而已,而是会面临长期失业的危机。

*产业赴中 优秀人才流失*

有兆元产业光环的面板厂,则是吸纳许多国内优秀理工人才投入,开放赴中投资,不只外移恐造成产业空洞化、失业率提高,国内优秀人才也有流失或断层危机。

国立大学电机硕士的面板工程师小王说,因为成绩不错,毕业时同时有好几家公司找上门,他因看好当时正在浪头上的面板业,于是选择进入面板厂。这几年来随公司成长身价翻倍,还在新竹买了人生的第一间屋子;但去年第四季之后,面板业受金融海啸冲击,产能利用率低到不能再低,首度尝到无薪假的滋味。

小王说,他还单身,且有房贷压力,现在能保住工作,去哪里都可以,公司如果到中国设厂,为了饭碗到中国工作只能接受。

不过,一位年逾四十的厂长表示,已有家庭的,应该不会愿意去中国;他说,两地文化差异大,员工素质也不同,“没有人喜欢离乡背井”。

一位产业分析师说,台湾面板业在世代投资上虽然晚韩厂二年,但技术上已并驾齐驱,甚至偶有超越,问题是韩厂除了会盖面板厂外,最重要的是国家对厂商发展自有品牌的强力支持,韩国人爱用国货、爱用自家品牌是举世闻名,台湾就是因为输在没有强势自有品牌,现在才需要“连中抗韩”。韩国政府最近就促成三星与LG互签采购合约,抵制台湾面板厂与中国的合作。


投资中国vs.失业率飙升、薪资停滞 (自由时报)


岸经贸愈热 台湾失业愈多

〔自由时报记者王孟伦/台北报导〕吴敦义计划在年底前再大幅开放投资中国,但两岸经贸更紧密结合,对台湾失业率与薪资成长有帮助吗?统计资料显示,从二○○○年开始,台商大举西进投资中国,但台湾失业率反而一路升高、实质薪资出现负成长,显示政府大幅松绑赴中国投资,却使得国内就业市场更为恶化。

二○○○年民进党执政后,政府核准投资中国金额就一路飙升;根据统计,台湾核准对中国投资金额在一九九九年仅十二.五二亿美元,去年达九十八.四三亿美元,等于是七.八倍之多;尤其,除二○○五与二○○八年外,其余每年都较前年呈现正成长。

台湾大举投资中国,对台湾失业率、薪资成长之负面冲击,从数字上就可以看出。首先,台湾失业率在一九九九年仅二.九二%,属于低失业率状态,自二○○一年开始居高不下,除二○○六、二○○七年外,其余均在四%以上,显示台商扩大对中国投资后,令失业问题更恶化。

*就业市场恶化 薪资原地踏步*

再比较国人的实质经常性薪资成长变化。在一九九九年仍有三%以上的成长率表现,但二○○○年之后就一路低迷不振,二○○四、二○○五年与二○○七年还出现负成长;去年更大幅负成长三.一三%,并创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衰退幅度。

“失业率攀升、国人薪资原地踏步,主要祸首就是台湾过度投资中国!”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向恺说,台商为追求低生产成本,把生产线移往中国,导致中、低技术劳工的工作机会大量减少,因此,国内结构性失业率必然上升,薪资所得也出现负成长。

前中央研究院社科所副研究员蔡吉源认为,全球化固然对台湾失业率有负面影响,但过度投资中国造成冲击更为严重;他表示,两岸经贸紧密结合后,真正获利的只有企业主及高科技与管理人才。由于大部分厂商采“台湾接单,中国出口”的模式,这种模式虽让台湾出口有亮丽表现,却未能反映到劳工的薪资提升。

“产业外移让国内就业市场恶化,受薪阶级的薪资相对受到压缩!”台北大学经济系教授王涂发说,这就是过去几年,虽然GDP(国内生产毛额)都是正成长,但民众却无法感受台湾经济成长之原因。

台湾智库董事长陈博志也表示,过去几年台湾劳工薪资出现负成长,原因就出在,台湾企业能在中国找到“使用与台湾相同语言,却又比台湾低廉的劳工”,这就是经济学上的所谓“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效应。

陈博志强调,由于台湾工资水准仍比中国高,所以双方往来越多,“均等化”的效应会趋于显着;当企业愈不在台湾投资,更加形成台湾经济边陲化的恶性循环。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