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晶圓面板登陸 員工怕失業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友芳、陳梅英/綜合報導〕馬英九將開放十二吋晶圓廠、面板前段製程赴中投資,相關產業員工多憂心忡忡,竹科人擔心引發失業危機,一位面板廠長甚至哀怨的說,「一旦面板廠到中國設廠,自己恐怕會變成台勞」。

*面板廠長 擔心變成台勞*

竹科半導體業一位高階主管指出,一座十二吋廠投資額至少逾千億元,人力需求也在一到二千人之譜,目前台灣可說是全世界十二吋廠最密集之地,生產製造技術競爭力很強,大幅領先中國。

這位主管認為,政策放寬十二吋晶圓廠登陸,先進製程九十奈米也在考慮開放範圍之內,這等於技術輸出,幫助中國壯大半導體業;同時,廠商登陸設廠,也會就近在中國聘請當地員工,台灣就業機會相對會減少。

一位十二吋廠女技術員表示,廠商過去在台灣陸續投資興建十二吋廠,但景氣不好,投資行動就會放慢下來,甚至已生產的十二吋廠受不景氣衝擊,還會停產放無薪假,今年初就出現這樣情形。如果政策開放十二吋廠登陸,中國投資成本較低,市場又較大,勢必吸引業者前往投資設廠,一旦遇到不景氣,台灣員工將不只是短期放無薪假而已,而是會面臨長期失業的危機。

*產業赴中 優秀人才流失*

有兆元產業光環的面板廠,則是吸納許多國內優秀理工人才投入,開放赴中投資,不只外移恐造成產業空洞化、失業率提高,國內優秀人才也有流失或斷層危機。

國立大學電機碩士的面板工程師小王說,因為成績不錯,畢業時同時有好幾家公司找上門,他因看好當時正在浪頭上的面板業,於是選擇進入面板廠。這幾年來隨公司成長身價翻倍,還在新竹買了人生的第一間屋子;但去年第四季之後,面板業受金融海嘯衝擊,產能利用率低到不能再低,首度嘗到無薪假的滋味。

小王說,他還單身,且有房貸壓力,現在能保住工作,去哪裡都可以,公司如果到中國設廠,為了飯碗到中國工作只能接受。

不過,一位年逾四十的廠長表示,已有家庭的,應該不會願意去中國;他說,兩地文化差異大,員工素質也不同,「沒有人喜歡離鄉背井」。

一位產業分析師說,台灣面板業在世代投資上雖然晚韓廠二年,但技術上已並駕齊驅,甚至偶有超越,問題是韓廠除了會蓋面板廠外,最重要的是國家對廠商發展自有品牌的強力支持,韓國人愛用國貨、愛用自家品牌是舉世聞名,台灣就是因為輸在沒有強勢自有品牌,現在才需要「連中抗韓」。韓國政府最近就促成三星與LG互簽採購合約,抵制台灣面板廠與中國的合作。


投資中國vs.失業率飆升、薪資停滯 (自由時報)


岸經貿愈熱 台灣失業愈多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吳敦義計畫在年底前再大幅開放投資中國,但兩岸經貿更緊密結合,對台灣失業率與薪資成長有幫助嗎?統計資料顯示,從二○○○年開始,台商大舉西進投資中國,但台灣失業率反而一路升高、實質薪資出現負成長,顯示政府大幅鬆綁赴中國投資,卻使得國內就業市場更為惡化。

二○○○年民進黨執政後,政府核准投資中國金額就一路飆升;根據統計,台灣核准對中國投資金額在一九九九年僅十二.五二億美元,去年達九十八.四三億美元,等於是七.八倍之多;尤其,除二○○五與二○○八年外,其餘每年都較前年呈現正成長。

台灣大舉投資中國,對台灣失業率、薪資成長之負面衝擊,從數字上就可以看出。首先,台灣失業率在一九九九年僅二.九二%,屬於低失業率狀態,自二○○一年開始居高不下,除二○○六、二○○七年外,其餘均在四%以上,顯示台商擴大對中國投資後,令失業問題更惡化。

*就業市場惡化 薪資原地踏步*

再比較國人的實質經常性薪資成長變化。在一九九九年仍有三%以上的成長率表現,但二○○○年之後就一路低迷不振,二○○四、二○○五年與二○○七年還出現負成長;去年更大幅負成長三.一三%,並創國內有史以來最大衰退幅度。

「失業率攀升、國人薪資原地踏步,主要禍首就是台灣過度投資中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說,台商為追求低生產成本,把生產線移往中國,導致中、低技術勞工的工作機會大量減少,因此,國內結構性失業率必然上升,薪資所得也出現負成長。

前中央研究院社科所副研究員蔡吉源認為,全球化固然對台灣失業率有負面影響,但過度投資中國造成衝擊更為嚴重;他表示,兩岸經貿緊密結合後,真正獲利的只有企業主及高科技與管理人才。由於大部分廠商採「台灣接單,中國出口」的模式,這種模式雖讓台灣出口有亮麗表現,卻未能反映到勞工的薪資提升。

「產業外移讓國內就業市場惡化,受薪階級的薪資相對受到壓縮!」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說,這就是過去幾年,雖然GDP(國內生產毛額)都是正成長,但民眾卻無法感受台灣經濟成長之原因。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也表示,過去幾年台灣勞工薪資出現負成長,原因就出在,台灣企業能在中國找到「使用與台灣相同語言,卻又比台灣低廉的勞工」,這就是經濟學上的所謂「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的效應。

陳博志強調,由於台灣工資水準仍比中國高,所以雙方往來越多,「均等化」的效應會趨於顯著;當企業愈不在台灣投資,更加形成台灣經濟邊陲化的惡性循環。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