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砷中毒事件元凶:人工池塘与浅水井

人气 315

【大纪元11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黄怡安综合编译)在孟加拉,估计有200万人因为饮用砷含量过高的地下水而中毒,此事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谕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集体中毒事件”。在第一起砷中毒病例发生26年后,经过科学家的持续研究后发现,大面积挖掘人工池塘、改造地景是地下水砷含量过高的主因。

1983年,孟加拉第一起砷中毒事件爆发 ,当时病患的中毒症状包括:上胸部、手掌、脚掌皮肤损伤与疼痛,以及手臂、腿部皮肤色素沉淀。根据印度加尔各答热带医学院皮肤科的调查,确认这种病症是因为长期饮用砷污染井水所造成。砷这种化学物质普遍存在于土壤和地下沉积物中,令科学家百思不解的是,砷是如何从土壤进入水中。

麻省理工学院民生与环境学系的副教授哈维(Charles Harvey)已长期研究孟加拉的水污染问题。2002年他的论文证明了微生物代谢有机碳触发了土壤及沉积物中的砷溶入水中,且农作灌溉系统在集体中毒事件扮演关键性的角色。

孟加拉人口多达1.59亿,世界排名第七。数十年前,政府及国际机构为了让民众不要喝到被微生物污染的地表水并建设灌溉系统,曾开凿1千万口深度约30-50公尺不等的浅水井。此外,政府也在聚落大量挖掘人工池塘,取得泥沙用在防洪工程上。史料未及的是,看似便利的水利工程竟创造了地下水被重金属污染的有利条件。

据《每日科学》(Science Daily)网页报导,哈维在11月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的最新研究中发现,饱含可分解有机碳的池塘水进入浅地下水层。地下水流带着池塘水到30公尺深左右的地底,那里聚集了最多已被分解的砷。接下来,在灌溉帮浦的汲取下,含砷量过高的水就透过浅水井成为灌溉水及饮用水。他们也发现,每年在雨季中泛滥的农田,可以有效的减少砷含量。

哈维估计,孟加拉约有200万例砷中毒病例,如果继续饮用污染水,引发的癌症死亡率可能达到每年3000例。但由于人口众多,没有替代水源,数百万孟加拉民众仍饮用有毒的地下水。

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论文共同作者纽曼(Rebecca Neumann)说:“我们看到来自人工池塘的水含有高浓度的砷,来自稻田的水砷浓度较低。”据此他们希望,如果把饮用水井挖得比池塘深,或将浅水井设置在稻田底下,或许可以取得污染没那么严重的水,让当地居民脱离重金属污染的威胁。

1950年代末期,台湾西南沿海地区民众饮用含砷量过高的地下水,也曾传出“乌脚病”的砷中毒事件,在民众饮用自来水后已获得大幅改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韶关大宝山矿区重金属污染  大批村民患癌死亡
后壁米送验  重金属含量未超标
南县后璧米重金属化验结果全过关 
农委会:后壁米未验出镉汞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