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国企吝啬缴库 中共还利于民很难

【大纪元12月1日讯】(大纪元记者张东光编译)金融风暴后,专家给美国开的经济药方是多储蓄、少消费,而中国则恰恰相反,要多消费、少储蓄。然而,要让中国增加消费、减少储蓄,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却窒碍难行。

据华尔街日报近日报导,中国2008年的储蓄率高达51%,远远高出开发中国家的平均水准21%。但细看中国高储蓄率的结构,其实并非藏富于民,而是企业储蓄金泛滥所致。据人民银行估计,中国企业的储蓄金占国民所得的比例由1997年的12%,增加到2007年的23%,但同期间家庭的比例仍维持20%不变。

观察家认为,如果能把国营企业的储蓄金还利于民,刺激经济,似乎与社会主义的理论不谋而合。但如此将剥夺特定权贵的既得利益,政治上的阻力极大。中国政法大学刘吉鹏教授(Liu Jipeng)认为:“表面上,这是个技术性的问题。但实质上,这是一个非常政治性的问题。”

据报导,1990年代后期国营企业大量倒闭,其后仅存的国营企业受到中共的大力扶植,这次的振兴经济又大多图利国营企业,使其获利在不景气中逆势增长。包括三家石油公司、三家电信公司与两家电力公司在内的国营企业,今年的获利甚至比去年海啸前增长30%,他们在北京的企业总部富丽堂皇,员工平均薪资较私人企业高出82%。

据报导,2008年中共开始实施国营企业盈余缴库的新政策。但实际上,缴库的金额仅占GDP的0.2%,大部分的盈余仍保留在国营企业,中共还利于民的新政并未奏效。世银(World Bank)民营经济发展首席专家张春霖表示:“国营企业的经理人对政策的影响力极大,因此国务院在执行这项新政时相当谨慎。”

美国财政部与国际货币发展基金会(IMF)也建议,希望中共转移更多的国企盈余来补贴一般民众。外界普遍认为,在学者的舆论压力下,国营企业盈余缴库现行5~10%的比例可能往上拉高,以便中央有较多的资金来挹注社会福利支出。

但这么作将威胁国企的主管机关国营企业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的权威,容易引起官僚的反弹。中共财政部智囊闻宗禹(Wen Zongyu,译音)认为:“学者的建议很多,但我认为今年或明年增加盈余缴库的概率是零。”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俄罗斯财长对中国经济前景做悲观预测
杜拜2国营公司信贷评等降级
杜拜2008-2009年经济发展大事纪
杜拜效应 欧股重挫亚股全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