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马邀蔡英文辩论 探讨ECFA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12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万平综合报导)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11日接受电视台访问时表示,愿在两岸协商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有具体内容后,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进行公开辩论。前总统李登辉则公开表示,他也不知ECFA在搞什么,希望双英辩论时,蔡英文能问个清楚。

马英九11日首度表态,愿意就ECFA议题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公开辩论,并同意未来与中国签署ECFA后,会将条文送到立法院作逐条审查,立院“举手通过才算正式通过”。蔡英文则要求马英九先公布ECFA具体内容,并通过以“正式的管道”邀请,不要只是透过媒体放话。

加拿大著名律师安士立(Clive Ansley)以其在中国从事法律工作、执教14年的亲身体会说,在中国,个人可以超越法律之上,党操纵法院的一切。外商在大陆经商,经常被政府官员或在地商人非法并吞,法院诉讼有理也败诉,少数胜诉的判决依然无法取得赔偿。

台商在大陆经商有成,却需亡命回台的新闻,不少见,寄望马政府在签署ECFA时,对于台商的身家、财产也应一并考虑。

选举失败 马开始正视民意

上周六(5日)县市长选举执政党受民进党票数大幅成长几近平盘的挫败之后,国民党内部也掀起了检讨之声。综合媒体的报导,指出南部的八八水灾、美牛与 ECFA为选票流失的主因,马政府在选后,也一改以往强势作风,答应与蔡英文举行ECFA公开辩论,愿意亲自对人民说明政策。他强调,不只是他,行政院长吴敦义、副院长朱立伦或部会首长,都应该就这个议题说明政府政策。

马英九接受电视专访时表示,ECFA双方还在研究阶段,等找出可签署的大方向,再正式协商。然而,被马英九及前行政院长刘兆玄视为重要拯救台湾经济危机政策的ECFA,内容至今不明朗,大方向还未定之前,马就数次强势宣称ECFA“非签不可”。

李登辉表示,ECFA对人民有好也有坏,不管是好的事情或不好的事情,政府都要对人民说清楚,这样才能帮助台湾!

马英九当上总统后,不论在政策操作或党内运作上,一向顺风顺水,作风逐渐强势。但在民主国家内,他的任何作为不论谋体如何说道,国际社会如何评价,都必须先获得大多数岛内选民的认同,因为他的政治舞台是人民付予的,若失去人民的信任,则将会被收回执政的权力。

反对ECFA者的理由

反对ECFA的台大经济系教授林向恺表示,七○、八○年代台湾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和先进国家维持密切的经贸关系,他质疑台湾转为与后进国家(中国)发展经贸的成效。签署ECFA,台湾各界持平的看法是“短多长空”。

台联主席黄昆辉表示,过去几年台湾过度投资中国导致台湾产业流失、失业率上升、薪资下滑,这个恶果已经浮现,马政府竟然还要继续推动两岸资金、技术、人才更多的自由流动,只会让台湾资金、技术、人才继续大幅流失,让台湾产业空洞化。

黄昆辉指出,台湾从2001年大幅开放后,台湾所得较低的40%家庭,可支配所得不升反降,这也表示过度投资中国,已经让台湾的贫富差距加大,过去台湾引以为傲的中小企业以及中产阶级,已经失去活力。

国展会董事长王涂发教授表示,主计处公布首季(2009年)经济成长率-10.24%,创下台湾统计数字以来最大衰退幅度的历史纪录;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5月公布2009年世界竞争力排名,在57个受评比经济体中,台湾由去年的13名下滑到23名,创下该组织1989年首度评比以来最大衰退幅度,比中国还糟(20名)。

王涂发指出,马英九执政一年,台湾的经济状况衰退至此,除了出口衰退太多外,最根本原因就在经济依赖中国太多,台湾对外投资8成在中国,出口4成依赖中国。

台大农经系吴荣杰教授说,台湾农产品与中国农产品相比,没有生产成本的优势,而在技术和市场掌握上的优势,目前已经透过不知的管道流到中国,签订ECFA后,台湾未来的农村、农业堪虞。

近日坊间发现,马政府已连续两次用“限期专案开放”方式,同意不准进口的中国饲料玉米进口,每次为期一年,形同是变相的常态开放进口。而第四次江陈会又将签订“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对于经常被检出含毒的中国制造产品,此举无异于将台湾民众致于危险状态下。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是中华民国政府于2009年提出并极力推动的经济协议或条约。此协定名称中的“两岸”,系指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华民国(台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

马英九对于反对党的“以公投决定协约内容”的提议,表示反对。他认为:该协约签订后由中华民国立法院通过就可。而且ECFA的签订与否无关主权变动,则不需纳入公投程序。

这一份关系台湾未来10年甚或更久的协议,涉及层面甚广,在完全不公开的情况下,2年就要签订。在台湾产业日益被大陆蚕食下,如今还要加速开放市场,不明状况的人民,恐惧签订ECFA后未来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

签署ECFA的利多与利空

按WTO精神,ECFA属双边自由贸易的过渡性架构,所以不可能只有台湾拿好处。WTO还强制规定,双方不能永远在协商过程,大陆也会要求台湾开放市场,但未来十年内,两岸超过90%商品服务都要免税,台湾市场也将对大陆全面开放。

目前ECFA尚未签订前,台湾引以为傲的农产品和水果改良技术已无法与大陆竞争,去年大陆水果卖到台湾的量是台湾卖到大陆的5倍。台湾经济部对中国831项进行管制的农产品,以及电机电子产品等其它弱势产业都将全面弃守。

两岸签署ECFA,将让台湾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问题更严重,加大贫富差距。但台湾的问题还不只如此,台湾目前出口4成依赖中国,若签署ECFA后,取代了日韩在大陆的市场,台湾经济将掌控于中共手中。

根据中华经济研究院的研究资料:

  • 利空:产值减少2,683亿元(83.25亿美元)
    木材制品减少量4%,减少金额33.86亿元(1.05亿美元);其他运输工具减少量3%,减少金额71.34亿元(1.05亿美元);蔬菜及水果减少量6%,减少金额73.98亿元(2.21亿美元);电机及电子产品(受资源排挤效果)减少量7%,减少金额2,491亿元(77.29亿美元);其他制品减少量1%,减少金额12.94亿元(0.4亿美元)。
  • 利多:产值增加7,947亿元(246.57亿美元)、就业人口增加25.7~26.3万人
    纺织业增加量16%,增加金额935.4亿元(29.02亿美元);钢铁业增加量8%,增加金额689.8亿元(21.4亿美元);石油及煤产品增加量8%,增加金额614.8亿元(19.08亿美元);化学塑胶业增加量15%,增加金额2,900亿元(89.98亿美元);机械业增加量:14%,增加金额2,807亿元(87.09亿美元)。

    中国流亡作家袁红冰11月22日发表新书“台湾大劫难”,惊爆2008年6月中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战略”三大机密文件,直指扁案是“中国说服美国对瑞士银行施压,扁案才浮出”、“2012年实现政治统一,2016年之前扶植‘台湾社会民主党’成为台湾的执政党”。与一个决议“在2012年,不战而胜台湾”的国家谈判,台湾经济的前景实在令人扰忧。

    (http://www.dajiyuan.com)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