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救气候 最后协议凸显联合国缺失

【大纪元12月20日报导】(中央社哥本哈根19日路透电)经过两周谈判,从几近破裂局面到今天勉强达成的联合国气候协议,凸显了谈判过程依靠共识的脆弱性,可能也显示联合国的角色遭到削弱。

主要谈判在大约30国之间进行,最大的突破仅涉及5国,包括美国、中国、巴西、南非和印度。

最后达成的协议不具法律约束力,并且让各国自由选择是否参与,这种作法背离了联合国气候公约的本意。

“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气候和能源计划主任摩根(Jennifer Morgan)女士表示:“我不认为这是联合国气候角色的终结,但其中存在一种新模式。”

摩根“绝对”支持各国元首的角色。世界领袖在最后几天出席会议,美国总统奥巴马是打破僵局的重要推手。

她说:“我认为那就是这次会议的特色。各国元首前来与会,达成一项不受联合国进程限制的协议。但‘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仍有许多角色要履行。”

她又说:“联合国气候变迁秘书处将协助监测开发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这是此次联合国会议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联合国的决议必须获得全体共识,这项规则可能破坏7日至18日的哥本哈根会议,尤其开发中国家坚持任何草案必须经过全体会议193国的讨论。

消息人士指出,主办国不愿这样做,担心由全体起草一项草案费时过长,会在紧张的对峙中损失谈判的时间。昨夜的全体会议凸显了达成一致共识的困难。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Ban Ki-moon)的直接介入,挽救了“哥本哈根协定”(Copenhagen Accord)。潘基文出面与不愿签署的国家,包括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等国斡旋。

哥本哈根协定支持在2020年之前,每年提供开发中国家1000亿美元对抗气候变迁的“目标”,并且认知限制暖化幅度不得高出摄氏2度的科学观点的重要性。然而协定并未设定减排目标,也没有承诺所有国家将来都会签署“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的后续协定。(译者:中央社卢映孜)

相关新闻
科技脉动:美华裔科学家谈哥本哈根会议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结束
气候高峰会争议声中达成共识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落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