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平溪.石硿子古道初探.灰窑瀑布.庆和煤矿遗迹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44
标签:

灰窑,位于平溪线铁路望古车站附近,没有特别的景点,所以一般游客较不熟悉这里。望古车站,是平溪线最冷清的车站,灰窑唯一的风景区万宝洞瀑布,早已歇业多年。

灰窑产业道路的入口位于望古车站附近的106公路大转弯处,转弯处有一家占地不小的莫内咖啡,绕过这个弯,路旁的公车亭旁,有一条不明显且看来不起眼的小产业道路,就是灰窑产业道路了。

进入这条产业道路,却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道路沿着灰窑溪岸,伸入上游的深山。这条产业道,柏油路铺得很平整,可能是这里少有卡车或重车出压,连小汽车也不多见,沿途一片幽静,而道路坡度平缓,不知是否曾是昔日运煤的台车旧道?单车骑士骑进这条山区道路,应该会有闯入桃花源地的惊喜吧!?灰窑溪是基隆河上游的支流之一,这里也看得见基隆河上游著名的壶穴地形。

灰窑,地名与早期开采石灰有关。早期当地以务农为生,在山区种茶、采樟脑及制造蓝靛(大青膏),大青制造为蓝靛须使用大量石灰,因此在这里开矿石,并设窑生产石灰,因此而有灰窑的地名。


灰窑溪。

灰窑产业道路路旁的有应公庙。

——————————————————————————–


永兴宫,位于灰窑产业道路路旁

前些日子媒体还曾报导,平溪的文史工作者在灰窑当地找到了一座百年灰窑遗址。记者写新闻稿时,通常不会具体描述正确位置(例如入口附近电线杆编号),也不会热心的画张小地图以提供读者指引。所以不晓得这座百年灰窑座落于何处。

灰窑产业道路沿途有古老的土地公及有应公庙,反应了住民入垦山林,荜路蓝缕所需的心灵寄托。灰窑产业道路也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道,见诸于1904年出版的《台湾堡图》,联络平溪的灰窑与双溪的内盘山,而由内盘山续行,可通往柑脚、大平,越岭至宜兰,或可经中坑古道至坪林。广义而言,也算是淡兰古道众多支线之一。

灰窑产业道路长约2.6公里,道路终点抵达石硿子。由此而去,就是古道山路了。这条越岭至双溪的古道被称为“石硿子古道”。石硿,台语发音,就是石孔、石洞的意思,台湾各地的山区都有类似的地名。

三年前,我曾开车进来灰窑产业道路闲逛,熟悉这里的道路。道路的终点,就是古道的入口,一条小径沿着灰窑溪岸进入森林里。今天的行程是探访这条古道途中的石硿子瀑布,以及古桥及古老的土地公庙。


古道旁废弃的矿场房舍

进入古道不久,就看见路旁有废弃的房舍,前行不远处,有一座高耸的水泥桥跨越溪谷,是昔日矿场的遗迹。这附近属于庆和煤矿的矿区。随着采矿的结束,石硿子一带也归于寂寥,沿途不见几户人家。

续行,古道上有黑色圆木铺设的便桥,踏踩时才发现不是木头,而是锈黑的铁管,也是矿场的旧物。不久,遇叉路,登山条在右侧,于是取右行。古道有古朴的石阶路,路径清楚,一小段爬坡之后,山路变为平缓,一路好走,颇感惊喜。

约二十分钟,越过干溪沟,抵达一处简易的工寮,附近有竹林及农圃。续行,山路逐渐爬升,不久又变为缓降,走了十分钟,路况却突然变差,不久就找不到去路了。这时才惊觉这段山径沿途都未见登山条。

查看资料,才知可能是走错了路,却不知身处何处。于是折返工寮,越回干溪沟后,发现这边有另一条小径,树上悬挂着不明显的登山条,大喜,于是改走这条山径。一路都有登山条,上行十余分钟后,却抵达一座高压电塔,路径至此又消失。没想到连续迷路,一时士气大馁。

再详细对照地图,才发现我进入石硿子古道,还不到5分钟,竟然就在第一个叉路口就走错路,走到台电的保线路了(注1)。于是循原路撤退,返抵最初遇到的叉路口。这来回之间,已浪费掉一个小时,否则我应该已经抵达古道上的瀑布、古桥及土地公庙了。


锈黑铁管铺成的古道便桥。

古道入口不远处的高架水泥桥。

“古道”(保线路)路况良好。

——————————————————————————–


石硿子古道路旁小瀑

在叉路口,改取左路。约一分钟,遇路旁小瀑,与资料相符,确定走对了路。续行,古道沿着灰窑溪,溪谷有淙流,又见小潭,是夏日避暑戏水佳处。

续行约五、六分钟,古道紧依溪岸,由于溪谷环境潮湿,野草盎然生长,而这条古道少有山友探访,脚下路径不明,须拨草前进。士气刚刚已经受挫,不料此时又遇难路。

于是心念一转,既然今天运气稍霉,不如回头是岸。就在灰窑溪岸挑一佳处,静观流水,欣赏风景,稍作休憩而已。

查看资料,由此而去,约十几分钟,即可抵达石硿子瀑布,再续行不到半小时,可抵达古桥及石砌的土地公庙(瑞兴宫),而古道沿线落差约几十公尺而已,山路平缓,倘若路径良好,此地有沁凉流水,山林绿荫,又有古道遗迹,必然会是一条吸引游客的登山踏青路线。

或许平溪乡公所可效法双溪乡公所的做法,雇用当地农民定期整理古道,则既可增加农民额外收入,又可吸引游客前来,创造当地商机,岂不两全其美!

今天的石硿子古道至此为止,真正只走了约十分钟路程,只能算是初探而已。


灰窑瀑布

回程,顺访灰窑产业道路沿途的一些人文遗迹及景点,包括了两座石砌土地公庙、两座有应公庙、一座运煤桥、灰窑瀑布、庆和煤矿矿坑等。这些遗迹或景点大多位于产业道路旁,只要稍为留意,应该都不会错过。

其中,位于运煤桥下方不远的灰窑瀑布,已新建了一条水泥石阶步道通往瀑布下溪谷,是一处不错的赏瀑地点。灰窑溪上的这座瀑布,高约两层楼,知名度却不高,网路上查不到名字,只好暂且称为“灰窑瀑布”。

平溪乡一向有“瀑布之乡”的美誉,或许十分大瀑布、岭脚瀑布太有名了,且又位于铁道车站附近,游客较容易亲近。灰窑瀑布座落偏远,只好孤芳自赏了。

庆和煤矿矿坑离灰窑瀑布不远,与灰窑产业道路有水泥桥相通,在溪的另一岸边。水泥桥有新颖的仿绿竹的栏杆,吸引了我的注意。看废弃房屋的外观,猜想可能是庆和煤矿的矿场。果然,就在房屋旁的山壁,看见了一个完整的矿坑,废弃的矿坑里有清澈的流水源源不绝的流出。

附近的灰窑产业道路旁则竖立了国家药园预定地的标志。未来这附近将成为国家药园,若再加上本地丰富的矿业及古道人文遗迹,应可发展出吸引游客的单车及登山路线。灰窑的未来应有一番新气象。

逛完灰窑,我继续前往东势格,接着去探访今天另一个令人期待的行程-竿蓁坑古道。


灰窑瀑布上方的运煤桥。

桥旁的有应公庙。

——————————————————————————–

旅游日期:2009.11.04 (写于2009.11.12)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http://www.tonyhuang.idv.tw/ @


石硿子古道入口不远处的高架水泥桥。


保线路上有古朴的石阶路,误以为是石硿子古道。


路况良好的保线路。


工寮。在此处连续迷路二次,确定走错路。


走回石硿子古道正路。古道紧邻溪岸,杂草较多。


灰窑溪谷,湛蓝水潭。在附近折返。


永兴宫,约位于灰窑产业道路2.3K附近。


民国四十八年(1959)改建,拜亭水泥柱刻有有捐款者姓名。


运煤桥。过桥后无路,右侧有一座古朴的有应公庙。


灰窑瀑布。


灰窑瀑布。


路旁水泥桥过溪,通往庆和煤矿废弃的矿场。


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断从矿坑流出。


福兴宫,位于灰窑桥旁的小山腰。


庆和煤矿矿坑,保存仍然完整。


庙壁有刻字模糊的寄附者(捐款者)姓名。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北瑞芳.淡兰古道白兰氏纪念碑
联邦补选自由党两席均获胜利
澳反对党新领袖的气候政策被称为无稽之谈
澳洲联邦补选自由党两席均获胜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