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否实现低碳经济之路?

标签:

【大纪元12月5日讯】据美国之音报道,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召开之前,北京第一次公开承诺将大幅降低碳排放,并把“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纳入下一个五年计划,这似乎显示了中国高层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但是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中国不会牺牲经济增长目标来实现碳减排,因此中国走低碳经济之路类似神话。

11月25日,中国总理温家宝正式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这是中国第一次公布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明确数字。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十二五”(2011-2015)计划中明确规定将“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中国的这一姿态得到国际社会的赞赏。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经济模式。但是中国真的能实现低碳经济吗?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的中国经济专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认为中国走低碳经济之路类似神话,原因之一是中国经济对煤的严重依赖。

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我所有的担心可以归纳为一个字,那就是煤。过去十年来,中国煤炭生产量增加了三倍(从9亿7千8百万吨增加到了29亿吨)。煤在中国能源消耗中的比例在加重,中国几乎没办法摆脱掉煤炭消耗第一大国的帽子。中国人口占世界20%左右,消耗的煤炭的总量为世界的40%。十年后,中国很有可能消耗全世界绝大部分的煤炭。除非在煤炭节能研究方面出现重大技术突破,否则没有办法控制中国的碳排放。”

他补充说, 虽然他不怀疑中国领导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心,但是,中国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使得它无法摆脱对煤的依赖。他说,虽然中国政府确实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但是这些能源在能耗中的比例太低。有数据显示,煤炭发电依然为中国提供了75%的发电量。

中国著名经济学者胡鞍钢最近也在一个会议上表示, 中国如果要减少污染和碳排放,必须削减经济增长目标,将其设定在7.5%的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预计,中国2010年GDP的增长速度将为8.7%。

对于中国政府公布的减排目标,史剑道表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并不代表排放总量的减少,中国现在所做的只是减缓碳排放的速度。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现阶段是无法减少的。

相关新闻
朱棣文:碳关税摆后面 美应先减排温室气体
默克尔:温室气体减排 国际应强制设限
专家:抑制气候暖化 美中减碳目标还不够
英法提议斥百亿美元推动减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