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社会救助金闲置 台卫署:检讨改进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4日报导】(大纪元记者李雅云综合报导)穷困病友无力就医的事件频传,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发现,长庚等13所医院的新台币20亿元医疗救助未回馈穷困病友,希望舆论压力让赚钱的大医院“苦民所苦”。卫生署表示,将会了解其中是否有调整健保给付的空间。

医改会在卫生署公布的95、96年财团医院财务报表中,发现10余家医院依“医疗法”规定自医疗盈余提拨的医疗社会救助金,有20亿元遭到闲置,长庚医院就占15亿9,500万元。估计20亿元可让穷困弱势的病家,免费接受200万人次的西医门诊补助。

另外,天主教圣保禄修女会医院、嘉义基督教医院、新光医院、奇美医院、为恭医院、彰化基督教医院、台安医院与其他5家医疗财团法人医院,共计约有5亿元未用完的医疗社会救助金遭到闲置。

医改会董事长张苙云说,财团法人医院属于“非营利”医院,享有税赋减免与相关奖励,吸引许多民间捐款帮助,依照“医疗法”的规定,财团法人医院应提拨医疗盈余的10%做为医疗社会救助,但这些医院却未真正用来帮助弱势民众。

张苙云分析,大都会的高层级医院多半赚钱,对于长庚把医疗社会救助剩余款当成收入,她觉得“丢脸”,而且卫生署和中央健保局口口声声说要照顾偏远地区民众,结果赚钱的医院愈赚钱,偏远地区低层级医院却赔钱经营,“这合理吗?”

张苙云说,医院常以给付偏低、经营困难为由,要求每年3%到5%的医疗给付成长率,导致健保收支差距加大,民众面临保费调涨压力,医院赚钱却未依法回馈社会,民众难以服气。况且,现在还有医院未公布财务或是财报不齐全,外界无法得知医院盈收是否遭财团法人所属其他机构或附属单位给暗扛。

医改会呼吁,大医院要苦民所苦,确实执行社会救助提拨金支用,卫生署应督促医院公布财务,依据医院真实成本定价,杜绝医疗浪费,不要让弱势民众看得到、用不到。

卫生署发言人王哲超指出,目前不清楚长庚医院的医疗盈余是来自健保给付、自费项目、挂号费用或是节省的营运成本,如果健保药品给付高于长庚的药品采购成本,卫生署会请健保局去了解,合理调整健保给付价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