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刺蒋案” 郑自才细说从头 子弹射偏20公分… 飞过蒋头顶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苏永耀/整理

蒋经国接班前发生最重大事件,莫过于一九七○年4月廿4日,当时蒋经国以行政院副院长身份赴美国访问,遭到郑自才与黄文雄两人刺杀未遂。本报首度披露中研院近史所陈仪深博士为郑自才所作口述历史,还原“刺蒋案”过程。

以下节录郑自才(用第一人称 )说法,完整内容则载于陈仪深所着海外台独运动史,近期并将出版。

郑自才︰台独运动这些人和留学生都有一个想法,就是说怎么样才能推翻国民党政权,无法推翻时,可能必须采取一些极端的方法,例如暗杀,但是暗杀这个方法在岛内很困难。

刺杀蒋经国的构想是我首先提出的,然后再邀其他人参加。我先邀黄文雄,因为他住我那里。我告诉他这个构想,他并不反对。后来我又邀赖文雄,当时他负责组织工作,他知道我的构想,也表示赞成。

至于陈荣成,是我要他拿枪来给我的时候,他才知道我们的刺蒋计划。

海边练枪 感受非死即关

当然那时候联盟内部曾提到应该hire a killer(雇用杀手 ),雇请杀手行动,但是有人反对,认为:革命这种事哪有请杀手来替我们行动的道理?又不是黑道寻仇,真的要的话,就自己去做。

我们到海边练枪时,心情其实满沉重的,因为练了枪之后,就表示要执行这项行动,这一去,不是死亡就是坐牢,心情当然很沉重。那时候我们去练枪,连自己的小孩都带去。

郑有妻儿 黄文雄接任务

至于行动细节,4月廿3日晚上,也就是行动前一天,我们三个人,包括我、黄文雄、赖文雄曾聚在一起讨论。当我们谈到由谁开枪时,大家都惦惦没意见,最后没办法,我只好说:“我来开好了!”我说出来之后,黄文雄说:“不行,你有老婆孩子,由你开枪的话,牺牲太大了。我来开好了。”所以就决定由他开枪。

我们打算只带一把枪去,打得中的话,一个人开枪就好了,不必用到两个人或带两把枪;而且两个人开枪的话,容易被人家发现,失败的机会也比较大,所以才决定只要由一个人带一把枪行动。

单人一枪 计划隐密进行

4月廿4日早上,大家集合准备示威游行,当天参加游行的人不多,差不多才二、三十人而已,就在Plaza Hotel前面。

蒋经国的演讲预定中午十二点开始,因为他住在附近的hotel,本来他要走路过来,不巧当天下雨,他改坐车来。所以我在发传单时,车子开过来,我就看到蒋经国坐在后座。他的座车在饭店门口停下来,有人帮他开车门,他下车后准备走进Plaza Hotel。

饭店门口布满了情治人员,有New York City穿uniform的警察,还有state、联邦政府的人员,以及蒋经国自己带去的保镳,许多人团团围着他。

美警扑救 蒋终逃过一劫

就是因为有这么多人,情治人员也不晓得你是不是其他单位的人,于是黄文雄就混在中间,没有人知道他是谁。蒋经国走进饭店中间的旋转门,当他走到旋转门,黄文雄就开枪了。

那时候蒋经国身边都是警察,那些警察都是经过训练的,他们一看到黄文雄的手举起来开枪时,立刻撞上去,经过这么一撞,子弹射偏了,差不多偏了二十公分,从蒋经国头顶飞过。黄文雄开了第一枪之后,砰的一声很大声,顿时秩序大乱,警察立刻将黄文雄的手一扭,压制在地上,让他没机会再开第二枪。

很多人见状就跑了,当时我正在旅馆大门口,看到黄文雄被警察压在地上,我立刻冲过去,如果我没有冲过去的话,可能也不会有事。结果警察拿起警棍,看到我就敲,刚好打到我的眼镜,把脸割破了,当场血流如注,打得我头昏脑胀,后来缝了五、六针。

黄文雄被压制在地上时,还高喊:“Let me stand up like a man!”后来警察用手铐将我们两个人的手反铐起来,推入警车,带到警察局。

以上为郑自才的口述部分。经过刺蒋事件,部分学者认为这对蒋经国必然有所刺激,使他一方面采取任用台湾人(吹台青 )的手法,安抚民心;一方面采取历史文化的控制和政治的高压,以稳固国民党政权。这套统治手法一直到八○年代才开始松动。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