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水稻徒长病趋严重 台东农改场提供防治方法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太城台东县4日电)被农友称为“稻公”的水稻徒长病,日趋严重,农委会台东区农业改良场提供防治方法,同时呼吁农友发现病株随时拔除。

台东区农业改良场表示,水稻徒长病是台湾和日本水稻古老病害之一,最大特征是茎部不正常徒长,比正常的水稻还高。日本人称为“马鹿苗病”,马鹿苗即恶苗之意,中国则称为恶苗病,台湾农民俗称为稻公或男穗,意谓稻株高大但不结实。

台东区农业改良场作物环境课副研究员李惠铃表示,水稻徒长病近几年在台湾各地区水稻苗床及稻田都日趋严重,尤其在花东地区更为猖獗,稻田中随处可见许多“出类拔萃”的徒长病株,水稻高雄139品种受害最明显。

李惠铃表示,推究病因,可能是现在田间禁止焚烧残留稻秆,病菌易随罹病残株留存田区土壤,导致采种田普遍发病,稻种带菌率随之增高,种子若未经适当消毒,秧苗即会普遍罹病,插秧后又再遭受土壤中的病菌感染,雪上加霜,恶性循环,使得此病发生日趋普遍而严重。

李惠铃建议农民防治方法,第一,选择抗病品种:改良场观察发现,相对于其他普遍栽培品种,台东改良场育出的台东30号在田间发病率相当低,且这品种兼具优质且抗稻热病的特性,鼓励农友考虑将台东30号列入优先选择。

第二,选用健康稻种:由于种子带菌是徒长病主要传播途径,建议育苗业者必须选择无发病的清洁稻田采种。

第三,进行稻种消毒:依台东改良场多年试验研究结果,建议选用25%扑克拉乳剂1000倍、20%披扶座可湿性粉剂1000倍,浸种消毒处理24小时;或参考使用62.5%赛普护汰宁水分散性粒剂1000倍、25.9%得克利水基乳剂2000倍,浸种处理24小时后催芽播种。

第四,拔除病株:徒长病一旦发生后,病原菌将侵入水稻的维管束危害,无法有效施药防治。秧田若发现罹病秧苗,须随时拔除,不可移植于田间;田间发现病株,亦应随时拔除,以减少病菌在田区土壤残存。

台东区农业改良场强调,将对徒长病害发生生态继续深入研究,包括调查田间病原菌残留密度、不同水稻品种的抗感性、病原菌抗药性及开发非农药防治方法等,以有效解决水稻徒长病逐年严重的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