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今天的台湾英雄:詹瑜擦干泪水创业不嫌迟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冯昭台北13日电) 年轻时为了孩子放下工作,二度就业却在年过50时突然失业。回想失业带来的创痛,詹瑜至今仍止不住泪水。“其实我的生活很好,但想证明自己是有用的人”,于是决定创业,结合设计专长与新兴的电子商务,投入文创行列。

詹瑜年轻时是位服装设计师,回归家庭当家庭主妇2、3年后,个性闲不下来的她,先上心灵课程,又到空中大学进修,还到生命线当志工。

空大毕业后,二度就业的詹瑜没有回到服装设计领域,经友人介绍,转行到非政府组织 (NGO)从事企划工作,在10多年间从基层会务人员晋升到总干事。正当她对工作充满自信时,因为工作上的摩擦,突然接到解雇令,中年失业令她既错愕又挫折。

50多岁要重新找工作,难度高。詹瑜说,“凭良心讲,我知道人家不会用个50岁的人,但因为自觉自己能干,越是找不到,越是失望”。

詹瑜的夫家是布料进口商,家庭经济不是问题。母亲看她着急找工作的模样,还劝她“怎么不去游山玩水?”但她好强,愈找不着愈生气。

她转念重拾服装设计专长,想自己创业开个服饰店,报名政府开设的“飞雁课程”,没想到创业顾问开宗明义告诉她,如果要开小吃店或服饰店,那就请打消念头,因为类似的店太多了。被泼了冷水,詹瑜再次陷入失望。

有一天,她拿着家中多出来的新款布料送人,创业顾问看到了,建议她,既然有设计专长,熟悉布料供应链,家族又有足够资源,应该从布料找出创业的路。因为不想被人家说是靠着夫家创业,刚开始她很抗拒,但现在她说,“顾问是对的”。

詹瑜说,因为市场区隔,高级成衣布料进口商不会将最新款、最流行的布料,放到大家熟知的迪化街布市,所以在散户最爱去的迪化街布市,只能看到传统、大宗、旧式的布料,这是手工艺品设计者及喜欢DIY者最大的遗憾。

她评估自己可以当“桥梁”,将进口精美布料与手工艺设计连结,让高档布料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和运用。至于通路,选择电子商务,一方面因为网路销售不用店面成本,而且这条新兴通路的成长率高。

从这个想法出发,她运用夫家进口布料多出的零码布,除了单纯出售精美的零码布料,同时提供拼布材料包、简易女装材料包,让喜欢动手DIY的人可以体验奢华的布料;同时也接受网路订做个人衣服,跟大家分享服装、色彩,以及穿衣的相关常识。

创业初期并非一帆风顺。詹瑜运用关键字搜寻行销,“拼布材料包”或“时尚布包”的搜寻排名都是第一名,但材料包卖出去的很少,实体布包卖得很好。后来她发现,大部分DIY的学生习惯向老师买材料包。

找到问题后,詹瑜专心经营强项的手工布包。看准女生不喜欢“撞衫”,詹瑜对布包款式、配色先有初步构想,挑选高级布料后,与裁缝师傅现场讨论、修改,制作出少量手工包,果真受到欢迎。

因为是运用零码布,对她而言没有划不划算的成本问题,因此她会把一般用来做衣服的布料拿来做布包,内衬也可以很讲究,制造许多意外惊喜。产品名气大了之后,电视节目上门邀她当特别来宾。

网路业绩逐渐稳定,培养一群忠实顾客,有老客户希望能直接挑货,但詹瑜工作室在芦洲,她说,总不好老是要人家跑那么远,于是开始考虑拓展实体店面。

台北市位于忠孝东路上的华山市场,近年生意最好的是2楼的烧饼豆浆店,卖鱼肉蔬菜的传统摊位没落,市政府规划引导华山市场转型,去年10月将1楼部分摊位重新招商,引进手工艺文创业。

詹瑜抓住这个机会,成了市场内的第一批文创店铺,除了老主顾和看到电视好奇而来的顾客,她笑说,2楼的烧饼豆浆店生意好,赚到不少顺道逛过来的生意,其中还有日本旅客。

回顾创业路,詹瑜表示,虽然比别人少了经济压力,但还是会害怕,“每个人都会怕,不只是赔不赔钱的问题”。她不断告诉自己要向前走,即使目前产品已有稳定销售量,依然没有停下脚步,她还要继续开发新产品。980613

“今天的台湾英雄”专栏部落格网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