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飙仔暴力 台教育界:根源仍在升学主义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耿豫仙台北报导)近日多起飚车族暴力事件,教育部盼推动“有品运动”,推动学校品德教育,但校园品德教育的推动,是否是问题的根源?新竹自强国中的林建明校长说,从国、高中阶段来看,青少年暴力事件背后最大的原因就是台湾升学主义太重。

林建明认为,学校是否落实品德教育,不容易被家长列入选校的评估,家长在评估学校,往往是以升学率来做取舍,而非学校的学生品德好不好,短时间要推动品德教育很难,容易流于宣导式,庆典式的做法。

反观教育部正研拟免试入学,升高中不须考基本学历测试,101年实施12年国教后,情况应有所改变。
他强调,升学问题一定要先解决,不然学校根本没有心力做教育的事,能够照顾的学生也就是中间程度以上;以下的一半的孩子,公立学校没希望,私立学校考1、2分也可以读,他不在乎又得不到重视及成就感,所以他不把精神于在学业上,自我放弃,师长放弃,整个社会放弃,结果自我放逐。

品德教育的根本在家庭

北市一所国中退休教务主任魏先生说,基本上学校的辅导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是彼此的,问题也都不大。85年开始警政单位协寻中辍生专案,让中辍生都送回学校学习,改善很多,品德教育每个学校也都在做。魏先生说,6岁以前的小孩,父母的应多加注意调整人格行为,定型后有认知是非善恶的准则。

父母也应加入品德教育的行列吗?在云林斗六市四湖乡靠海的一所小学代课老师林宜慧说,偏远的乡镇,师资较缺乏,但教育部下的公文也都会照办,但解决不了基本上的问题,她做过家庭访问,发现学生家长很多是吸毒、赌博,而且是当着孩子的面前做,但孩子在没人纠正之前,都以为那是正常的。

林建明校长仍表示,品德教育在学校很难实施,非宣导式的口号念一念,阶段性任务,是实践的教育理念,学校永远有新议题须要配合推动,如阅读、国防、流感、品德等,也并非都有延续性,学校回过头来还是教学。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