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香江城语】中国股市只进不退

连城

【大纪元6月23日讯】中国官方于6月10日晚宣布股市重启IPO,股民对又要分挑国有银行的融资重担心有余悸。内地股市除了有上市的审核制、非流通股等怪象外,还有上市公司的“只进不出”也大大打击内地股市的形象与质量。

有报告指出,2006年6月底,纽交所上市的企业超过2800家,每年新增主板上市公司家数平均增长率还不到1%,其创业板退市率更高达每年平均6%。退市机制保证了市场的整体质量,对上市公司也形成了约束。而内地每年上市净增加数接近10%,退市数寥寥无几,沪深两地退市合共仅数十家。目前,有864家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739家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美国股市今已有191年的历史,中国股市才18年,而内地上市公司总数已接近纽交所的六成。

在表面上,内地证交所在股票退市方面的规定相当完备,但实际可供量化执行的只有一条:凡连续2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就要在股份名前注上*ST(ST=Special Treatment,即特殊处理);如果连续3年亏损,则将被“暂停上市”。若该公司连续第四年无法出具显示盈利的财务报表,该股票将永久退市;如果公司第四年转亏为盈,则可申请复市。

仅有的一条明确规定也是名存实亡。许多被ST的公司,为避免连亏3年而被暂停上市的厄运,在年度报告中大玩“二一二”游戏:即连续2年亏损,下一年扭亏为盈,接着再连续2年亏损,又来一个亏转盈。这样不仅不用退市,而且还可以再启交易。各方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报表重组等方式均予默许、甚至撮和。

身为债权人的银行认为,公司不退市,借出去的款就不用划为坏账;在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看来,只要股票一日不退市,就还会在股民心中留有一线翻身的希望,股民不至于走上街头发泄不满,有利政治稳定。各方乐见其成的态度,促成垃圾股越来越多,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欺骗投资者的概念重组。一些股东掏空上市公司之后再将空壳高价卖出,来个资本重组,导致中国上市公司基本上只进不退。

由于这些不成文的做法,原本应当引起投资者警惕的垃圾股,反而获得投机者的追捧,因为人们憧憬这些垃圾股获得重组。内地曾有位教授一觉醒来,所持的ST股价值涨了10倍。资本市场缺乏自净机制淘汰劣质股份,反而纵容烂股混迹大市中,是加速结构性泡沫与滋生不公平的一个主要原因。上市公司真的是一个不能少吗?对于只顾圈钱的内地市场,这个答案也许个不幸的“是的”。◇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中国股价太高 资产泡沫风险增加
【香江城语】国家储备局吸铜忙
【香江城语】融资好过冬
【香江城语】真假绿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