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成功者的失败学(8)

不把比赛当比赛

郑秋霜

人气 9
标签:

他也曾看过,很多选手因长久练习、准备,却未能在比赛后入围,当场痛哭流涕、情绪崩溃,直令他觉得比赛真的很残酷。因此,他现在告诉学生,要不要参赛,必须先问自己,有没有办法在面对没有入围时,还能处理自己,如果可以,再去比。“如果没有先做好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最好不要参加。”

陈瑞斌也曾把比赛名次看得很重。16岁时,他第一次去意大利参赛,虽然得到银奖,但因为不是第一名,他形容自己“简直痛不欲生”,可见当时得失心太重、压力之大。

有一段时间,陈瑞斌每次比赛都带着安眠药,强迫自己入睡,不然睡不着会影响隔天比赛,直到后来慢慢学会“不把比赛当比赛”,才自然调适。他也恍然大悟,比赛不是只弹给评审听,而是要弹给观众听。

“我不认为比赛失败是个失败,因为就算得奖,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认为你最好。我能拿到奖,是因为很幸运,那10几个可以打分数的评审正好很认同我,发现我跟其他选手的差异”。有了这种体认后,第一名或没入名,他都是平常心。

“参赛者绝不能把比赛看得那么重,否则根本上不了台。”陈瑞斌观察,其实钢琴大赛里参赛经验丰富的“老赛”,再怎么失常,水平都不会差太多。例如他曾在某个比赛把首奖输给别人,却在另一场比赛中打败了那个第一名,因此,重要的还是得学会面对失败,如何安定自己的心。

在音乐领域有着亮眼成绩,陈瑞斌把比赛的起起伏伏都当做小失败,但他语出惊人地说:“我最大的失败,是我的职业。我觉得我学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失败,因为我和家人都不知道要为音乐付出这么多东西!”

陈瑞斌指出,走专业音乐表演路线,是一种赌博,很多华人音乐演奏家都有家庭支持,曾有人说,一个家庭要培养出一个音乐家,必需富过三代才可能成功;但他的祖父在市场卖菜,父亲是小学老师,“以这种富三代的逻辑来看,我不知自己为何变成音乐家”,只好尽一切力量,尝试打败三代魔咒。

音乐表演是陈瑞斌的兴趣,只要观众听了很高兴,他也深受感动。他曾经遇过很多挫折,例如有些奥地利人认为,弹莫札特的曲子,就是要流着奥地利血统的人才弹得好;这话让陈瑞斌觉得听起来很辛酸,也更凸显陈瑞斌这个华人在西方乐坛打拼的辛苦。@待续…

摘 自 《认输才会赢 》 商周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创造财富与自由:成功者的建言造成阻碍
冠军销售员的30个思维模式(1)
罗恩‧罗伯逊-从流浪贫民窟到前程似锦(上)
杰出成功者的失败学(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